网贷,为什么会成为合法的高利贷?——当法律割裂成为剥削的温床
创始人
2025-03-11 22:50:32
0

借贷是一种金融行为,监管者向来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民间借贷向来被视为洪水猛兽,所以必须被监管者严格限制。

依据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民间借贷的利率上限是四倍LPR,目前是12.4%,但经监管部门批准的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机构却被排除在这一限制之外。

这种法律割裂直接导致了一个荒诞的结果:持牌金融机构可以合法收取年化24%利息的高利贷,而普通民众之间的借贷若超过12.4%即属违法。这合理吗?

这种差异化的监管逻辑认为,持牌机构被视为“合规主体”,其风险管理和资金成本更高,需通过高利率覆盖风险;民间借贷被视为“非正规主体”,需严控风险。这种分类看似合理,实则掩盖了资本与权力的共谋——金融机构通过牌照获取“合法高利贷”特权,而普通民众则成为被收割的对象。

问题在于,持牌机构的实际运营成本并不显著高于民间借贷。许多网贷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降低获客与风控成本,却以“风险溢价”为名收取高额利息。更讽刺的是,部分平台通过拆分“服务费”“管理费”等名义,将实际资金成本推高至36%,却因合同文本的“合法包装”逃避法律制裁。

网贷高利率的“合法性”背后,是资本与监管的微妙平衡。银行体系对低收入群体的天然排斥,迫使弱势群体转向网贷。小贷公司等机构为地方贡献税收,2024年某头部网贷平台净利润率达58%。当资本利润建立在对底层民众的债务榨取之上,这种“合法性”已背离法律保护公平交易的初衷。

利率双轨制,只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合法围猎”。24%的复利效应下,10万元借款4年本息翻倍。对于收入不稳定的农民工、个体户甚至工薪阶层,这种债务如同慢性毒药。某消费金融公司数据显示,其客户中月收入低于5000元者占比68%,逾期率却高达15%。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高利率债务直接挤压消费和再生产资金,形成“借新还旧—收入下降—再借贷”的死亡螺旋。

法律应站在民众一边,而非为资本剥削背书。借款人在紧急需求下,“自愿”签约实为被迫接受,当24%的年利率成为“合法”标签时,终将成为压垮贫困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弱势群体陷入更深的债务陷阱,可能加剧社会不稳定。当法律成为资本收割的工具,正义便成了奢侈品。

监管者必须直面这个问题:是保护金融机构的利润,还是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唯有终结利率双轨制,无论是否持牌,所有放贷主体均应适用四倍LPR标准,杜绝监管套利,才能让金融回归服务民生的本质——否则,所有关于“普惠金融”的承诺,都将是这个时代最尖锐的讽刺。驰誉律师,驰誉全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法律与青春的对话,常德市第六中... 11月24日下午,常德市第六中学直录播教室里迎来了一位特别的教师。学校法制副校长、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
欧冠-埃斯特旺德拉普进球 切尔... 北京时间11月26日凌晨4点,2025/26赛季欧冠联赛小组赛阶段第5轮在斯坦福桥展开焦点对决,切尔...
山东男子中奖1000万,妻子起... 一张价值千万的彩票,本该成为山东德州苑女士婚姻幸福的助推器,却成了夫妻感情的试金石,短短数月便将她的...
电梯厅私人用 业主开心了 法律... “买房选‘一梯一户’,门口空间都能用,相当于自家面积。”近日,一则装修视频引发广泛关注。一名自媒体博...
不批捕不起诉,司法为家暴受害者... ▲据最高检披露,家暴犯罪数量逐年下降。图/IC photo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据...
2026年惠企纾困政策将再加力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经济参考报》11月26日刊发记者郭倩采写的文章《2026年惠企纾困政策将...
律师如何开展辩护工作?(十五) 我有国内各地的律师好友,如果你要寻找外地律师合作,请加我微信(hzm5349),我帮你推荐;如果你想...
退赔18.81亿、罚金100万... 近日,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龙鱼”)发布公告,披露下属子公司广州益海被认定构成...
建设银行东营分行受邀参加市公安... 近日,东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市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建行东营分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