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即2025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发言人娄勤俭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娄勤俭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来,审议法律案39件,通过了其中的24件,包括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4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
下一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高质量立法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次两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法律相关内容呢?
今年Deepseek爆火,引发了各行各业的强烈关注。娄勤俭说,DeepSeek公司取得的重大进展,代表着一批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崛起,由中青年组成的主创团队正在挑起中国科技事业进步的大梁,值得点赞。DeepSeek公司坚持开放开源的技术路线,开源共享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的普遍应用,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已达2.49亿人。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称,小米将继续坚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走高端化发展道路,加大培育新质生产力,把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各个终端上,让广大的消费者能够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外,雷军建议,针对“AI换脸拟声”等某一代表性问题,探索推出人工智能单行法,提高立法位阶及其效力,分级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务实治理,明确“AI换脸拟声”应用边界红线,完善侵权证据规则,加大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
编辑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全国人大代表雷军接受媒体采访。图/新华社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建议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合成内容标识管理规章制度的出台;明确对人工智能深度合成服务商未履行标识义务的惩罚制度;加强深度合成内容标识技术标准和发布的管理;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有效监管。
上述提到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带来的好处,也要加强对其的管理管理。除此之外,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也导致很多劳动者失业。对此,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AI技术将替代部分工作岗位,也将为社会创造更多新岗位和就业机会,建议设立AI失业保险,为因AI技术发展导致就业转型的劳动者提供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5年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25年2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
该草案旨在营造有利于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代表们关注其可操作性和刚性约束,建议条款制定紧密贴合民营经济发展实际,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明确针对不当禁止、限制民营经济主体权利等违法行为的认定标准与惩处措施。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董事长樊芸建议,将三个机制写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民营工作是否做得好的评价机制,监督机制以及对分管民营工作的部门有党政考核机制。
娄勤俭表示,下一步将根据常委会继续审议情况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认真做好草案修改完善工作,推动法律尽快出台。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5年,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
教育是国之大计,也是民生大事。每年全国两会,教育都是热议话题。全国人大代表,雅安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认为,当前,将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已具备现实基础,亟需通过制度性安排实现普惠性供给。他建议,探索建立免费学前教育制度。将免费学前教育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列入“十五五”规划重点工程统筹实施。
学前教育免费并不是庹庆明的孤声疾呼,法律层面已有呼应。比如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第六十三条就明确指出:“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
图/庹庆明百家号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建议尽早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同时化解“内卷”,将教师和学生从不必要的考评和恶性竞争中解救出来;在各层级教育体系中加强文科建设,创造既有宏大理想、家国情怀又如撮盐入水、化于无形的文科教育体系,筑牢以集体主义和身心健康、德才兼备为内核的育人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5年将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个人破产,是指作为债务人的自然人不能清偿其到期债务时,由法院依法宣告其破产,并对其财产进行清算和分配或者进行债务调整,对其债务进行豁免以及确定当事人在破产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个人破产制度是一个国家破产法律制度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06年颁布的企业破产法未同时推出个人破产法律制度,被称为“半部破产法”。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带来了一份关于完善风险投资回购及对赌协议相关制度的建议。
田轩认为,个人破产法立法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降低创业风险,保护企业家精神,为“诚实而不幸”的创业者提供重生机会,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他建议尽快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破产法》立法程序,以保护商自然人为核心,明确适用主体为企业经营相关的商自然人,如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等。同时,建立合理的免责制度,优化破产程序,设立简化版程序,建立破产管理人制度。
2024年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要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谋划实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并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
住房问题关乎民生福祉。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存量房产空置率高企,资源浪费严重。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集团董事长翟美卿建议,通过“以旧换新”、房票制度、租赁转化、城市更新等多举措盘活存量房,打通存量与增量市场流通渠道,加速市场出清,满足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
她建议,通过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存量房的市场吸引力,降低购房者的居住成本。同时,地方政府还应推动绿色出行设施的建设,如自行车道、充电桩等,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质和生活质量。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认为,应完善“提灯定损”恶意克扣押金的管理制度,地方政府设立押金托管制度,押金由第三方机构托管,退房时按合同规定退还,减少房东克扣押金的可能性。同时,明确押金退还规则和房屋检查标准,明确物品损耗和赔偿的标准,让“定损”有章可循。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5年将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包括“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五个方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次两会,也有不少代表关注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闵行区浦锦街道芦胜村党总支书记张义民希望尽快出台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实施细则,强化土地卫片执法精准性与灵活性,统筹耕地保护与产业需求,助力农村高质量发展。例如有的地区建议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特色等,发展具有独特优势的产业,像特色农产品种植、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实现差异化发展,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建议,要进一步强化有效的政策引导,通过相关政策等多种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发挥企业“四两拨千斤”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农林学院二级教授、大别山实验室副主任郭桂义建议,面向全国涉农高校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定向培养计划,对涉农专业实行公费定向培养政策。2月23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指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启动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不少代表在自己关注的领域提出建议。例如,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微创介入中心主任、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副主任胡小青建议推广普及生育力保存技术,给年轻人在生育上多一个选择;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建议,细化劳动法律法规,修订劳动法,明确双休制为基准,保障工时并统一标准;修订探亲假、婚丧假,延长产假,探索设立陪产假,强化带薪年休假刚性。
今年将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确定发展目标,谋划好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更好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指导作用。
目前,两会正在北京召开,大家可以在官方媒体关注更多新闻,了解两会资讯。通过关注两会,我们能更好地知晓国家发展方向,理解政策意图,进而在时代发展浪潮中找准自身定位,把握发展机遇。
大家积极关注两会,既是关心国家大事,更是为自己的未来、家庭的幸福谋篇布局。让我们紧跟两会步伐,期待更多利好政策落地生根,惠及你我。
你最关注哪个方面的建议呢?
编辑:众众
审核:琪琪
法律审核:小元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