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其中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举措,亦是健全有利于原始创新的制度安排。研发准备金制度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中设立专门的研发基金,将营业收入的一定比例预留为研发准备金,用于支持未来的研发活动。这一制度在全球经济竞争加剧、技术创新成为国家和企业竞争力重要源泉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投入的有力保障
研发活动往往受到外部环境和企业经营状况的制约。研发准备金制度通过提前储备资金,保障研发项目在不同经济周期中持续推进,为长期技术发展提供稳定支持。企业能够在“稳”和“进”之间找到平衡,在“长远”和“当前”之间谋求突破,为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注入强劲动力。
促进企业持续创新。首先,研发准备金的设立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研发资金来源,使企业能够制定和实施长期技术规划和研发项目,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为未来的技术突破奠定基础。其次,研发准备金确保在经济波动或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为企业提供财务缓冲,避免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研发中断。此外,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使企业在财务上获益,从而增加对研发活动的投入力度。
支持国家战略需要。国家科技攻关任务通常涉及重大科技项目和关键技术攻关,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长期性等特点。通过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企业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发挥自身的创新优势和对产业市场的深刻理解,形成企业与国家科技任务的良性互动。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研发准备金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任务,降低企业在参与过程中面临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国家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到科技攻关任务中,形成多方协作、资源共享的创新生态。
设计理念与实施机制
关于设计理念,研发准备金制度的设计理念在于鼓励企业提前预留资金用于未来的研发活动,通过财务手段确保企业有足够的资金进行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从而减少企业在研发活动中的资金压力,并激励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
关于实施机制,具体来说,研发准备金制度通过在预留和实际使用两个阶段提供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一是企业在设立专项账户、建立研发准备金时,就可以享受税前扣除和递延纳税的优惠,即使这部分资金还没有实际支出;二是在专项经费实际支出时,企业可以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资产折旧优惠等方式获得更多的税收减免。这种设计不仅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规划和管理研发资金,促进企业持续推进技术创新,而且能够有效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
他山之石
20世纪80年代,日本制定了《研究开发支援法》《研究开发税制特例法》,要求和鼓励企业设立专门的研发基金,企业设立的研发准备金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并在实际研发支出时享受加计扣除的优惠。这一制度有效激励了日本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了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例如,丰田公司通过研发准备金制度,大力投资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
20世纪90年代,韩国借鉴日本经验,出台了《技术开发促进法》,明确企业可以将部分营业收入作为研发准备金,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同时,韩国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提供财政补贴和低息贷款,支持企业设立和使用研发准备金。三星公司通过研发准备金制度,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半导体技术的研发,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领导者。
近年来,部分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例如,深圳市政府通过出台《深圳市企业研发准备金管理办法》,允许企业将部分拨备直接列为研发费用,享受税前扣除。华为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通过设立研发准备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吸引了大量高素质的研发人才。
政策建议
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举措。企业能够在技术研发的关键领域实现资金的超前配置,集中资源攻克高风险、高价值的原始创新项目,提升在新兴产业和战略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的实施,以下是一些政策建议:
一是建立规范制度。日本和韩国的实践表明,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设立研发准备金的比例、使用范围、管理办法等具体要求和税收优惠政策,确保有法可依。
二是设立专项基金。建议政府牵头设立专项基金,与企业研发准备金形成协同支持,为高风险、高回报的技术研发提供资金保障。如设立“国家研发准备金支持基金”,通过专项拨款和低息贷款,鼓励企业设立和使用研发准备金,降低企业的财务压力。
三是实施多元激励。除了税收、补贴、贴息等优惠,政府还可以通过创新采购、研发成果转化支持等多种手段,提高企业实施研发准备金制度的积极性。例如,通过政府采购政策,优先采购设立研发准备金并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产品,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四是鼓励开放合作。鼓励企业利用研发准备金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共同攻关关键技术。推动大型企业利用研发准备金设立开放式创新基金,与中小企业开展联合研发。支持企业利用研发准备金参与国际研发项目,推动技术共享和全球创新资源整合。
五是加强监督管理。研发准备金的管理需要与企业的整体财务预算相结合,形成专门的资金使用计划和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应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审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税务机关定期对企业的研发费用和研发准备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防止虚报和滥用。
(作者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作者: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