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畅、通讯员殷庚庚、黄洋)“以民航里社区为物业纠纷‘无讼社区’示范点,通过法院和社区共建,将该社区内的物业纠纷在进入诉讼程序前予以化解,形成可以推广和实践的样板,今后在其他社区予以推广。”10月25日,武汉江汉法院联合汉兴街道民航里社区签订《物业纠纷“无讼社区”示范共建协议》。江汉法院与民航里社区为党建服务共建单位,为解决民航里社区存在的物业矛盾纠纷化解难题,经前期沟通研判,决定共同建设物业纠纷“无讼社区”试点,努力让“家门口的小事在家门口解决”。
“物业服务管理关系居民幸福感,近年来,相关纠纷增加较多,案件标的虽小但牵涉面广,影响基层和谐。”江汉法院立案庭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以来,江汉法院一直探索“一委一平台”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将诉讼服务关口进一步前移。据了解,除深化物业纠纷源头治理、进一步构建多元解纷机制外,新签订的《物业纠纷“无讼社区”示范共建协议》将引导居民参与治理,从改善居民与物业关系入手,建立多方参与的良好沟通交流机制,防范矛盾激化,共同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现有纠纷化解平台基础上,从社区端加入社区网格员、街道司法所、法律援助律师,充分发挥社区调解工作室的组织功能。法院端则进一步健全诉调对接机制,形成纠纷排查在平时、社会调解在先、法院诉讼断后的诉调对接分层过滤体系。
下一步,江汉法院将在“无讼社区”试点创建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人民法院在物业纠纷源头预防化解中的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全力推动物业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让“无讼”理念在社区落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