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周到细致的调解工作真令人感动,太感谢你们了。”亳州市谯城区淝河镇四李村村民李中杰高兴地说。近日,李中杰因土地延包与弟弟发生纠纷,多次争吵后,矛盾有激化的趋势,四李村网格管理员发现情况后及时交给村“第一书记调解室”介入调解。随后,四李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亮立即带领工作人员走访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对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现了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
四李村位于谯城区淝河镇的东北部,下辖14个自然村,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四李村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土地征用、村务管理、邻里纠纷等问题也随之产生,基层矛盾纠纷虽然微小,但是如果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矛盾升级。
亳州市第八批选派干部、四李村驻村工作队入驻后就认识到处理好基层矛盾纠纷重要性。为此,他们充分利用帮扶联系单位的支持和自身专业优势,以有效助力乡村振兴为切入点,立足村情,积极主动申请,在帮扶联系单位谯城区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批准成立了亳州市首个“第一书记调解室”。自调解室成立后,获得了上级部门的一致好评,并获得全省“一改两为”先进典型事例。
据陈亮介绍,自“第一书记调解室”成立以来,常态化接待群众,协调解决矛盾纠纷涉及林业、土地、环保、婚姻家庭等多种类型。亳州市九批选派干部、四李村驻村工作队进驻后不断总结、深化、提升人民调解工作,选出一批党性强、威望高、热心肠的党员充实到调解员队伍中,汇聚成一支党员为骨干,包含村纪检委员、综治委员、村警、乡贤的人民调解的“红色力量”,结合谯城区实施的村民议事协商机制,筑牢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同时,驻村干部及村“两委”担任普法宣传员,与“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形成合力,通过村干部带头学法、说理评事用法、化解矛盾纠纷依法,以及典型案例的展示,帮助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增强依法维权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
“以前村里的家长里短、邻里纠纷都是找村干部调解,但是村干部既要推进村务,又要照顾自己的生产,况且还是当地人,和矛盾的双方都认识,有的还是亲戚,多多少少会影响纠纷的调解实效。现在有了驻村工作队,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吃住在村,到村部就能反映问题,第一书记亲自参与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业务精通,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我们老百姓更信服,感谢政府给我们送来这么优秀的干部!”村民李春祥说。
“处理好基层矛盾纠纷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四李村第九批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陈亮说,第一书记调解室”将充分发挥驻村干部业务专长,结合村民议事协商制度,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支持群众表达合理诉求,拓宽矛盾化解渠道,维护社会稳定,减少信访矛盾隐患,切实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力争擦亮“第一书记调解室”的金招牌。(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