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号继续偏暖
创始人
2024-10-14 09:59:21
0

来源:华泰睿思

核心观点

节后股市高开后大幅波动,止盈盘、绝对回报群体和小非减持。但政策信号依然偏暖,股指底部抬升、活跃度提升毋庸置疑。往后看,行情第二阶段关注:一是财政政策细节继续助力,二是不稳定筹码充分换手,三是外部环境保持稳定。我们建议继续沿政策方向布局,适当增持顺周期中靠前的板块。近期转债明显滞涨,但同时也意味着转债估值没有透支、股性也得到修复,加上山鹰等兑付风险有所纾解,我们认为转债仍是博弈行情第二阶段的好工具。操作建议:1、机构等可利用转债ETF或中大盘品种变换仓位;2、正股机会有限时更关注产品特性;3、继续挖掘条款博弈。

股市研判:政策信号偏暖,但不稳定筹码需要换手,继续逢低布局

节后股市高开后大幅波动,叠加大小非等减持意味着第一轮行情基本渐入尾声。但政策组合拳效果还在验证,周六财政部发布会释放方向性信号,细节“留白”也提供了预期空间,股指底部整体抬升毋庸置疑。当下A股整体基调仍偏暖,保持偏积极。我们认为,行情的第二阶段需要三个条件的配合,以逢低布局为主:1、10月下旬财政政策细节,国内基本面保持边际改善;2、股市资金面完成再平衡,止盈盘、解套盘以及大小非减持等筹码充分换手;3、外部环境保持稳定,美国大选等不确定性进一步消除。当然更长期地看,股市能否走的更远仍需要经济动能切换等大的改变。

配置关注:围绕大环境变化和股市行情阶段适度调整,关注政策细节等

当下需要围绕大环境变化和股市行情阶段适度调整。一方面,行情进入第二阶段后,市场会弱化对股票风格的定价,转而更关注行业景气度和个股基本面的相对优劣;另一方面,财政部发布会结束后,市场关注点更多转为政策细节。我们当下看好的方向是:1、政策空间仍大的板块。1)以旧换新相关,汽车汽零、厨电/小家电等;2)基建新基建相关,储能、特高压、算力设备等;3)科技创新相关,半导体、机器人等;2、顺周期链条中靠前的板块。1)工业金属,如铜、铝、铅、锌等;2)养殖,如生猪和鸡产业;3)精细化工,原料药和长丝等;3、事件类机会,如市值管理、股东回购、重组等。

转债专题:股性修复以及尾部风险缓释

近期转债表现有所落后,主要原因是:1、核心的因素是投资者行为:部分绝对回报资金业绩转正后对转债有明显减持、固收机构落袋为安心态等;2、转债股性不足等产品特性的问题:3、债基赎回等对资金面也有影响。但更需要关注的是转债已出现了两个积极变化:一个是,转债相对滞涨也意味着股性得到了修复;另一个是,我们此前担心的个券兑付等尾部风险有所纾解,典型就是山鹰通过负溢价套利转股了13亿转债。基于转债特性以及积极变化,我们认为转债仍有博弈空间:一方面,股市波动加大且不悲观的环境下,转债资产本就略偏有利;另一方面,转债流动性、信用风险均有积极改善。

转债建议:方向偏积极但空间有限,重视转债产品特性

近期转债有两个有利变化:股性修复+尾部风险有所下降。但转债优质品种缺乏、固收类资金谨慎等使得转债还难形成做多共识。我们的建议是:1、估值没有过度抬升的情况下,转债仍是博弈行情第二阶段的好工具,保险等大账户可利用转债ETF变换仓位、公募基金等可围绕中大盘转债作增减;2、正股机会相对有限,则转债产品特性价值更高,比照2018年等底部区域,股债性优异的转债往往兼具保护性和弹性,其中优质新券更是首选;3、股市环境切换下,不少发行人会利用下修快速解决转债,继续挖掘条款博弈,重点关注促转股意愿较强、大股东持转债较多品种。

风险提示:转债供给冲击;债基赎回带来流动性冲击;个券退市或信用风险。

正文

01上周市场复盘与思考

股市回顾:

1、指数层面:三大指数集体下跌,上周上证指数下跌3.56%,创业板指下跌3.41%,深成指下跌4.45%。

2、成交量:上周市场日均成交额为25495亿元,其中10月8日股市成交额为34835亿,创历史新高

3、市场主线:周二,三大指数放量大涨,沪指涨4.59%,深成指涨9.17%,创业板指涨17.25%,半导体芯片、军工、光伏电池等板块涨幅明显,旅游及酒店板块表现落后;周三,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沪指跌6.62%,深成指跌8.15%,创业板指跌10.59%,影视传媒、光伏电池、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房地产板块跌幅居前;周四, 三大指数宽幅震荡,沪指涨1.32%,深成指跌0.82%,创业板指跌2.95%,银行、煤炭、油气等高股息红利板块涨幅居前,证券、半导体、多元金融、AI概念股跌幅居前。周五,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沪指跌2.55%,深成指跌3.92%,创业板指跌5.06%,跨境支付、贵金属板块涨幅居前,风电设备、军工装备、半导体、医疗服务板块跌幅居前。

4、板块方面:中信一级板块方面,综合金融指数、电子指数、计算机指数表现较好。概念板块上,华为欧拉、科创次新股等概念涨幅显著。风格方面,上周大盘指数(-2.98%)强于小盘指数(-4.81%);上证50(-2.72%)强于创业板指(-3.41%)。

转债回顾:

1、指数表现:中证转债指数下跌2.48%(年初以来- 1.99%)。

2、转债成交量:上周转债日均成交量1182亿元。

3、转债估值:上周转债估值有所调整,隐含波动率由20.6%下行至18.1%。

4、新券表现:上周无转债上市发行。

5、条款博弈:上周,福22、翔鹭公告回售;文科、设研公告下修;赛特、强联、双良、塞力、科数公告提议下修;山玻、华特等公告不下修。

02股市展望

我们在上期周报中判断:节后开盘大幅高开几无悬念,但之后解套盘、止盈盘以及产业资本减持压力预计会陆续出现,倘若股指再次放量并滞涨,则需要提防短期回调甚至走势弱化的风险。上周节后首个交易日,沪深股指普遍以10%以上涨幅高开,但随后几个交易日均表现疲弱,此前半数涨幅已被回吐,同时市场也进入波动增大的阶段,投资者交易情绪有明显冷却。我们此前建议基于踏空资金的补仓需求,优先布局低位大盘品种,尤其是破净央企,上周实际表现相对坚挺。

市场向好的大方向没有改变,至少股指底部抬升是确定的。本轮股市行情的起点:1、央行政策组合拳(推出两项新工具+降准降息等),体现了金融口的支持;2、9月底政治局会议提出“正视困难”,“努力提振资本市场”,释放的不仅仅是资本市场积极信号,还包括对房地产甚至民企等事关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提振了发展信心;3、新媒体对行情的演绎起到了放大波动的作用。不难看出,本轮股市反弹与以往周期有所不同,本次提振资本市场是全盘统筹的结果,政策意志更强烈,政策配合度更好。

但为什么股指波动会快速放大?新媒体影响大,筹码博弈在上涨后加剧,但稳增长政策成色有分歧、产业主线模糊。

1、最直接因素还是行情演绎过快+情绪渲染及传播过强,导致长假前市场就已积累了大量的解套、止盈资金,尤其是此前增持过的产业资本节后大面积减持,造成了资金面波动;

2、央行政策作用的是流动性,政治局会议作用的是风险偏好,但最关键的还是财政政策对股市盈利的拉动,上周市场对政策力度的博弈还很胶着。理财赎回与股市表现背离也说明当下做多信心并不稳固;

3、美联储11月降息预期又有所反复,以及美国大选的临近都意味着外围不确定性仍在;

4、行情演绎大多是风格逻辑(非银+“中字头”+双创权重),反映了产业主线仍很模糊,且三季报在即;

当然,监管层重提防止信贷资金入市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过度乐观的做多情绪。

当下A股处于什么状态?我们认为整体基调仍偏暖,保持偏积极。

先从估值水平来看,行情的演绎当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整体吸引力,但目前A股估值仍在合理区间,未见过热信号。截至2024/10/11收盘,全部A股PE TTM(剔除负值)的中位数为15.3x,处于2014年以来44.81%分位数,ERP(PE倒数减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为3.25%,处于2014年以来81.77%分位数,股债回报差(A股整体股息率减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为-0.01%,处于2014年以来96.36%分位数。

再从逻辑来看,A股已基本进入第二阶段,即“增长政策验证期”。我们此前总结过行情的一般规律:“行情的启动看政策,演绎看新资金,持续性看基本面,转折有标志性事件”。我们上文提到,央行及政治局会议带来的政策转向已大幅提振了市场信心。但若要市场走的更远,还需要改变增长预期和优化非经济因素,财政政策事关总需求,应是焦点。

周六财政部发布会整体略好于预期,但具体数字等细节仍有待10月中下旬披露,总体上给市场留下了继续博弈政策的空间。我们认为,财政部发布会的增量信息整体是偏正面的,可以从四方面理解其对股市的影响:

一是明确了中央加杠杆的方向是化债、银行注资、地产和民生,举措对症、进一步解决经济尾部风险,利好宏观环境持续改善;

二是规模“留白”,但给出了“较大”增量的预期,给股市盈利带来了预期空间;

三是年内存量待落地金额不小,意味着政策的时间窗口较紧、落地节奏可能加快,对汽车、家电等行业直接补贴可能带来结构性机会;

四是继续助力稳地产,细节上有助于稳房价和稳预期等,当然效果还需观察。

结合估值和核心逻辑两方面看,目前股市正在从情绪驱动转为底部抬升、活跃度提升,市场关切转为三点:

1、财政规模“留白”的背景下,关注或博弈预期差,聚焦汽车、家电、家居等板块机会;

2、政策预期陆续兑现,后续重要的是效果验证,提防经济波浪式运行给股市带来的波动;

3、后市资金博弈也会更加剧烈,有利的是下周有多支A500ETF产品上市、理财等场外资金还在观望,但不利的是保险等账户业绩回正后开始止盈、大小非出现集中减持等现象。

策略方面,行情第二阶段需要政策细节、资金面和外部环境三个条件的配合,仍以逢低布局为主。节后股市高开后大幅波动,叠加大小非等减持意味着第一轮行情基本渐入尾声。但政策组合拳效果还在验证,周六财政部发布会释放方向性信号,细节“留白”也提供了预期空间,股指底部整体抬升毋庸置疑。我们认为,行情的第二阶段需要三个条件的配合:1、10月下旬财政政策细节,国内基本面保持边际改善;2、股市资金面完成再平衡,止盈盘、解套盘以及大小非减持等筹码充分换手;3、外部环境保持稳定,美国大选等不确定性进一步消除。当然更长期地看,股市能否走的更远仍需要经济动能切换等大的改变。

配置方面,当下需要围绕大环境变化和股市行情阶段适度调整。一方面,行情进入第二阶段后,市场会弱化对股票风格的定价,转而更关注行业景气度和个股基本面的相对优劣;另一方面,财政部发布会结束后,市场关注点更多转为政策细节,例如补贴直接作用在哪里等问题。基于上述变化,我们当下看好的方向是:

1、政策空间仍大的板块。

1)以旧换新相关,汽车汽零、厨电/小家电(还受益于存量房贷下降政策)等;

2)基建新基建相关,储能、特高压、算力设备等;

3)科技创新相关,半导体、机器人等;

2、顺周期链条中靠前的板块。

1)工业金属,如铜、铝、铅、锌等;

2)养殖,如生猪和鸡产业;

3)精细化工,原料药和长丝等;

3、事件类机会,如市值管理、股东回购、重组等

03 转债展望

上周股市波动加大,转债表现更是明显落后股市。本周我们尝试解答转债底部落后的因素,以及转债后市是否还有一定机会?

近期转债资产表现有所落后,背后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最核心的因素还是投资者行为:

1、转债持仓以固收机构居多,尤其是固收+类产品,落袋为安心态之下操作也更克制;

2、近日部分绝对回报资金业绩转正后对转债有明显减持,交易披露数据显示9月底基金仅略微增持转债,如果考虑到转债ETF量能上升近百亿,主动基金可能有少量减仓;

3、部分转债投资者对转债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仍有担忧,也一定程度的压制了转债跟涨能力。

其次,也有股性不足等产品特性的问题:

1、本轮股市上涨前转债股性本就不足,跟随股市波动能力相对偏弱。并且底部反弹行情下,超跌个股通常有更好表现。映射到转债市场则是低平价个券正股涨幅>高平价个券正股涨幅,所以转债指数delta也会明显偏弱;

2、回顾历史趋势行情,转债受产品特性(T+0、涨跌幅限制等)影响,初期涨速通常快于股市。但前提是后市预期相对较强且股市向上空间充足,本波行情持续性不强的情况下,跟涨能力还难以全部体现;

再一个,转债也缺乏资金面配合:

1、近日债基赎回对转债流动性也有一定冲击;

2、节前股市短期行情确定性相对较强情况下,部分二级债基将更多权益仓位分布在股市;

当然,也有部分投资者认为转债偏小微盘的品种分布存在劣势,不能完全映射股市涨幅。但转债正股指数涨跌幅(9月23日以来)略微高于万德全A、上证指数,转债风格因素并不是这波跟涨能力弱的原因。

但更需要关注的是当下转债已出现了两个积极变化:

一个是,转债相对滞涨也意味着股性得到了修复(平均平价上升但平均平价溢价率还在压缩),部分品种性价比慢慢比肩甚至超越正股。当前转债平价中位数84元左右、平价溢价率中位数31%,整体股性虽弱于2018年等历史底部,但部分新券和好品种性价比已不输正股,这意味着当前转债的可操作空间仍在。

另一个是,我们此前担心的个券兑付等尾部风险有所纾解。股市上行首先会化解低价正股的退市风险,其次强化了弱资质个券转股退出的可能性。我们曾在《转债信用风波启示录》中解释过,负溢价套利是近年来弱资质品种转股退出的最可行手段之一,当下山鹰等个券就在演绎该逻辑。山鹰在股市快速修复前下修到底,而后正股快速上行、转债出现负溢价,通过套利投资者“搬运”转债实现转股诉求。当前山鹰已经消化了13亿转债(当前剩余9亿),重点个券的风险纾解对市场当然也有正面作用。

基于转债特性以及积极变化,我们认为转债仍有博弈空间,但指数行情更多期待股市。

一方面,股市波动加大且不悲观的环境下,转债资产本就略偏有利。转债期权性质决定了其更偏好高波动环境。股市当前波动仍很大,而转债相对滞涨,对应则是转债短期赔率仍在较高范围。总之,转债可能是短期博弈股市较为稳妥的选择。

另一方面,转债流动性、信用风险均有积极改善,但指数还未回到5月点位。本波行情对于转债不仅是平价修复,更要关注转债风险的缓释。6-8月流动性、信用冲击带动转债指数大幅下行,而本波股市行情下流动性、信用风险均有明显改善。但转债指数距离5月点位仍有5%左右的空间,中证转债指数YTD仍为-1.99%。我们认为行情快速演绎下,转债定价还未完全修复。往后看,流动性维持、弱资质个券逐步落地情况下,指数收益可能会缓慢修复。

策略方面,当下转债仍可博弈行情的第二阶段,方向偏积极但空间有限,我们建议主要依托产品特性进行布局。股市普涨阶段已基本结束,眼下将围绕财政政策细节、资金面、外部环境等变量开展第二阶段的演绎。当下转债有两个有利变化:一是本轮行情表现相对落后,但滞涨的另一面是转债估值没有透支、整体股性也得到一定修复;二是山鹰等个券借助股市反弹+负溢价转股,兑付问题得到大幅纾解,此前机构担心的尾部风险有所下降。但转债的问题也有两个:一是新券供给没有完全恢复,优质品种得不到补充,导致alpha机会暂时有限;二是持仓转债的固收类资金操作更谨慎,股市逻辑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之前,还难形成做多共识,尤其现在还临近年底业绩考核。综上,我们的建议是:

1、转债估值没有过度抬升的情况下,转债仍是博弈行情第二阶段的好工具,保险等大账户可利用转债ETF变换仓位、公募基金等可围绕中大盘转债作增减;

2、正股机会相对有限,则转债产品特性价值更高,比照2018年等底部区域,股债性优异的转债往往兼具保护性和弹性,其中优质新券更是首选;

3、股市环境切换下,不少发行人会利用下修快速解决转债,继续挖掘条款博弈,重点关注促转股意愿较强、大股东持转债较多品种。

风险提示:

1)转债供给冲击;

2)债基赎回带来流动性冲击;

3)个券退市或信用风险。弱资质正股有可能引发转债退市和相关信用风险传导。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躲到美国也没用!巴西前总统之子... 编辑|锐观经纬 许多人一直认为,美国是所谓的避罪天堂,只要踏上这片土地,就可以利用地理优势躲避本...
独家|华为Mate80首批备货... 界面新闻记者 | 李家琦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方远 11月25日,华为在线上举行全场景新品发布会...
原创 悔... 当地时间11月下旬,南非G20峰会刚落幕,韩国总统李在明就急匆匆登上前往土耳其的专机,不过飞机上的记...
男子在武汉一酒店身亡,好友送药... 11月20日下午3点,湖北武汉51岁的老胡被发现在雅斯特酒店房间死亡。据封面新闻消息,11月24日,...
“中国版英伟达”,中签号公布! 25日晚间,被市场视为“中国版英伟达”的摩尔线程,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网下初步配售结果...
华与华创始人华杉称西贝“被人算... 红星资本局11月26日消息,日前,“西贝员工回应涨薪500元”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引发关注,西贝品牌顾问...
原创 日... 近期,国际局势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动向。美日首脑之间的通话,特别是特朗普对高市早苗的突然联系,无疑投射出...
厦门渊亭信息科技取得恶意诉讼智...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厦门渊亭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恶意诉讼智能监督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
李在明评高市言论:引起相当大争... 【文/观察者网 齐倩】 近日,东北亚局势骤紧。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挑起中日外交争端,中方予以强力反制。...
原创 特...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日美之间的亲密合作无疑成为了一个引人瞩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