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主题
数字检察
数字检察是检察机关通过数字化技术,建立法律监督模型及配套系统,发现类案线索后进行融合式监督,对社会治理机制进行系统性完善的新模式。数字检察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中国在检察机关的具体体现,其根本是赋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促进检察办案更加公正、检察管理更加科学、检察服务更加精准,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
市检察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数字检察会议精神和数字保定建设的要求,进行深入调研,准确筛选数字检察项目。并作为全省第一家召开数字检察工作会议,制定下发了《保定市人民检察院数字检察工作方案》,为后续数字检察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部分数字检察项目现已进入实施阶段。全市检察机关将不断增强数字意识,提高数字素养,为数字检察助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发挥理论基础作用。
打造数字检察新跑道
易县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数字检察”工作,将数字检察作为“一把手”工程,抽调全院精兵强将组建数字检察专班,具体负责数字检察工作。先后召开专题会议,对标上级决策部署及党组安排,有序推进“数字检察”工作,以强化组织保障推动“数字检察”理念更新、技术突破和应用实践。定期召开数字检察、模型研讨等专题会议,引导全体干警牢固树立“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的发展理念,深刻领悟“数字检察”的重要意义,推动检察监督工作由“被动性、碎片化、浅层次”向“能动性、系统性、深层次”全方位提升。
打破数据壁垒,夯实数字基石
紧扣“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数字检察发展路径,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以“小切口”挖掘数字检察“大潜力”。积极打破数据“壁垒”,打通信息“孤岛”,与公安、人社、交通、退役军人事务局、妇联、等单位座谈交流进行数据共享对接,在技术支持、模型建设等方面加强配合,通过内外部数据整合,借助全国检察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定向按需提取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研判,盘活数据资源,最大努力扩大“数据池”,为开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提供数据支撑。
坚持实战导向,为检察业务提质增效
抓牢模型应用的后半段,加大大数据精准监督案件办理力度,针对发现的类案问题,积极制发检察建议,堵塞监督漏洞。 通过司法救助监督模型,将刑事案件被害人、民事执行监督申请人数据库与全县残疾人、医保消费数据、易返贫致贫及其他优抚对象数据库信息分别,共得出 70多条重合线索, 救助 16人。 通过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模型及时对司法局、公安机关进行监督,通过模型反馈线索,发出检察建议 2份,纠正违法通知书6份,回复整改率100%,并监督拘留一名社区矫正对象,节约了监督成本,有力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易县检察院将紧紧围绕“加快数字检察建设,赋能检察业务工作”这一宗旨,创新能动履职,促进系统治理,不断在工作中发现新的建模亮点,推动数字检察工作向纵深发展,促进新时代检察工作实现从“数智”到“数治”的飞跃,答好数字中国建设赋予检察机关的时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