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休闲食品企业三只松鼠的内部“花名制度”意外引发舆论热议。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入职三只松鼠后员工需以“鼠”字命名,仿佛“失去本名”,客服还要叫消费者“主人” 。11月24日,三只松鼠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公司确实有以“鼠”字作为名字前缀的文化,但并不是强制规定的。
从早期阿里巴巴的“风清扬”“逍遥子”……到如今的“松鼠森林”,花名成为新兴企业的一种文化标识。表面上,这是“淡化层级、营造亲和氛围”的管理举措,但随着此次争议发酵,也引发了大众关于企业文化、员工权益与法律边界的广泛讨论。
全员“鼠”姓、称消费者“主人”
三只松鼠花名文化引热议
近日,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的照片显示,在一会议现场,每个座位都摆放着以“鼠”字开头的名牌,如“松鼠老爹”“松鼠老母”等,该帖子迅速引发关注,三只松鼠的花名文化也浮出水面。
可以看到,花名贯穿了三只松鼠内部管理与客户服务:创始人章燎原叫“松鼠老爹”,客服团队均以“鼠XX”为称谓,且统一称呼消费者为“主人”,连三只松鼠的办公楼都被称为“松鼠窝”,形成独特的“松鼠森林”文化氛围。此外,网上还流传了一张三只松鼠党委名单照片,上面的姓名也均以“鼠”字开头。对此,部分网友认为这样的企业文化很有意思,开始讨论各种有趣“鼠”名,同时也有声音质疑:“这算不算是一种服从性测试和PUA?”
11月24日,有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公司确实有以“鼠”字作为名字前缀的文化。该工作人员解释道:“并不是强制规定的,是在入职时有人告知我们有这样的习惯,我们接受了,也没有提出异议,并没有说不同意就会有什么后果。”
在三只松鼠淘宝官方旗舰店,记者注意到,客服目前仍以 “主人好” 为问候语,面对消费者好奇,客服回应称:“这是企业文化,我们以拟人化的小松鼠形象为大家服务。” 同时有客服透露,受此次热议影响,近期线上咨询流量大幅攀升,团队已因接待量激增而加班。
企查查App显示,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2月,法定代表人为章燎原,注册资本约4亿元,由章燎原、NICE GROWTH LIMITED、安徽燎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此外,三只松鼠已申请注册多个松鼠老爹商标,国际分类包括医药、服装鞋帽等。
在业绩方面,三只松鼠前三季度的营收为77.59亿元,同比增长8.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亿元,同比下降52.91%。今年4月,三只松鼠还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若成功上市,其将成为国内首个“A+H”双上市的零食品牌。
互联网公司花名文化成风
律师:强制花名或触法律红线
事实上,三只松鼠的花名文化并非个例。自阿里巴巴推出“风清扬”“逍遥子”等武侠风格花名以来,花名制度已成为众多新兴企业追捧的一种文化标识。
互联网电商类公司为何执着于取花名?有行业人士表示,这一趋势反映了新一代企业在组织扁平化、去官僚主义方面的探索,通过符号化的称谓变革,希望激发团队活力,增强员工的认同感,同时降低业务沟通中的不必要摩擦。不过也有曾拥有过花名的员工告诉记者:“花名是去人格化的方式,更好地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隔离。”
针对外界对企业文化的质疑,据媒体报道,章燎原在朋友圈发声:“无论以何种方式,如果员工喜闻乐见地接受并最终落到企业的价值观,以消费者为中心,组织内部高度协同且有趣,都是好的企业文化!”章燎原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自己的“洗脑哲学”,他表示:“在三只松鼠,你就应该相信老爹的相信,老爹的信仰就是你的信仰,不要再去验证这个信仰对不对。”
围绕花名文化的争议,不仅停留在企业文化层面,还或许会触及法律边界。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员工有自由选择是否使用花名的权利,如果强制使用可能侵犯员工姓名权。
“花名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判断,劳动合同、社保缴纳等正式文件用员工真名,不会出现劳动关系无法确认的情况。”付建表示,但是花名有可能导致员工举证困难,在工作群内只有花名无法确认身份,员工还需找同事证言、带有真名和花名的内部文件等佐证,加大了维权的成本和难度。
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