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港、A股保险板块整体表现活跃,A股保险板块指数涨幅超2%。平安A股当日收涨1.83%,H股收涨1.77%,显示出市场资金对保险板块的持续关注。
(来源:富途行情,中国平安H股)
消息面上,保险板块近期迎来多重利好。资金层面,根据此前Wind数据统计,证券保险ETF(512070)11月以来已获超20亿元资金净流入,反映机构配置意愿增强。基本面方面,近期开源证券最新研报观点指,险企积极备战2026年开门红,负债端新单和价值率展望良好,长端利率底部企稳支撑资产端逻辑,看好低估值保险标的,其同时认为H股配置价值相对较高,推荐中国平安等标的。
政策驱动成为行情另一大关键推力。近期养老金融领域政策密集落地,为银发经济赛道注入强劲动力。其中,广东养老金融“15条”与中国平安“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生态战略的深度融合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不妨就此来看看这一政策背后的机遇所在。
01
广东养老金融15条出台,平安卡位精准凸显先发优势
11月17日,广东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广东省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文件围绕强化制度供给、优化产品体系、拓展金融服务、激活产业资本、织密风险防线五大方面出台15条举措。
可以说,这份文件的出台,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区域性政策,而是一个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顶层设计样本,标志着中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上迈出了系统性、集成性的一步。
首先,在战略规划层面,文件明确“两阶段目标”:到2028年,广东全省养老金融供给体系基本完善,产品与服务可及性、适配性显著增强,在重点城市和重点场景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广东样板”;到“十五五”规划期末,实现金融支持养老资金运用更加成熟稳健,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养老金融与养老服务、养老产业实现良性互动。这种阶梯式推进路径既体现了战略远见,又确保了实践可行性。
其次,在实施基础方面具备坚实支撑。作为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广东省拥有8200万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1万亿元基金规模和2500万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庞大基础,为政策落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实施条件。
更重要的是,方案创新性地探索出产融结合的有效路径。通过建立“白名单”、“项目库”等机制,引导保险资金等金融资源精准投向养老领域。目前已有17家保险公司在广东落地养老院、8家保险公司在广东投资21个养老社区,总投资规模超过240亿元。
不难看到,这一政策体系的核心突破在于,其成功构建了“政策引导—资本驱动—服务落地”的完整闭环。
在需求端,政策推动个人养老金账户普及化,建设全省统一便民服务平台,鼓励税延养老险、长护险试点扩容。通过个人养老金平台建设和税收优惠政策,有效盘活存量养老资金。
在供给端,政策在完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方面提出多项具体举措,同时积极借助REITs、产业基金等创新工具,破解长期困扰养老产业发展的融资瓶颈。
由此来看,在这一政策框架下,平安具有明显的先行优势。
一方面,平安养老险作为国内首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其行业地位与业务规模为其提供了独特的准入优势。截至2024年末,公司管理的企业年金受托及投资资产净值达8557.93亿元,庞大的资产管理规模不仅体现了专业能力,更形成了显著的规模效应。
作为首批参与个人税延养老保险试点等相关政策的机构,平安亦积累了丰富的政策对接经验,能够快速将政策机遇转化为业务增长。在养老金融这一高度依赖政策导向和准入资质的领域,平安的牌照优势为其构建了坚实的护城河,确保其能够在政策放开的第一时间抢占市场先机。
另一方面,在生态协同上,平安通过"保险+服务"模式,构建了"保险+医疗健康"、"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品质康养社区"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这种生态协同不仅仅是业务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深度整合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平安近2.50亿个人客户中,近63%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这些客户贡献了前三季度寿险新业务价值的近七成。这种协同效应不仅提升了客户粘性和生命周期价值,更创造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使得平安能够提供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综合解决方案。
综上,平安通过牌照、生态等多重优势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完整的养老金融服务闭环。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的背景下,平安深耕养老保险市场积累的经验、持续优化的产品服务体系,以及积极参与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使其不仅成为政策红利的首要受益者,更有望在养老金融这个万亿级赛道中持续领跑。
02
从“保单销售”到“三层变现”,平安重构养老价值链
眼下,当多数险企面对银发经济仍聚焦在养老险销售的初级阶段时,平安凭借其前瞻性的战略视野,已构建起覆盖从高端康养到居家养老再到跨境服务的全场景生态体系,展现出显著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高端线上,臻颐年康养社区是平安在高端养老市场的布局。已布局上海、深圳、杭州等5城6项目,上海项目于2025年10月正式运营,深圳项目年底试运营。
值得关注的是,平安通过与新加坡吉宝旗下的高品质赋能型养老品牌欣岳年合作,不仅引入了国际先进的经验和标准,更带来了全球旅居、国际社区入住等专属特色服务。这种高端定位不仅提升了品牌溢价能力,更有效锁定了高净值客群,为高Margin保险产品的销售提供了重要场景支撑。
在普惠线,平安管家居家养老是平安在居家养老市场的布局。截至2025年9月末,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累计近24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资格,精准匹配“9073”格局。
居家养老是养老市场中最大的一块蛋糕,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平安通过整合一系列服务,从适老化改造到慢病管理,为居家老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这种服务不仅满足了居家老人的基本需求,也为平安带来了大量的客户流量,通过高频的服务黏性,平安成功地将居家养老市场转化为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此外,依托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的政策红利,平安着力于构建了多层次跨境服务体系,推出一系列创新的跨境金融产品和医疗健康服务。这一布局不仅抓住了政策机遇,更有效提升了整体服务能力和溢价水平。
早在今年6月,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还与优家健康推出行业首个一站式跨境医疗服务产品—"健康医+1,湾区家到家"。该产品将整合内地与香港优质医疗资源,为客户提供门诊协助、专家会诊、极速陪诊、到院交通协助、住院协助等全方位就医服务,为大湾区医疗服务跨境衔接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新方案。
而在11月1日,中国平安旗下北大医疗集团打造的自营旗舰康复机构,深圳北医康复医院正式开业,该医院将通过整合顶尖医疗资源、引入前沿科技和创新服务模式,为深圳及大湾区市民提供更高水平的康复治疗服务。据悉,深圳北医康复医院未来将对接其他国内外商业保险与国际健康险,通过“三保联动(医保/商保/跨境保)”使内地、港澳及外籍患者均能享受“就医无障碍、结算无边界”的体验,形成保险与医疗相互赋能的良性循环。
03
结语
巴菲特曾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当前中国老龄化趋势不可逆,2024年60岁以上人口突破3.1亿,占总人口22%,2035年将超4亿,占总人口比将超过30%。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养老金融市场的潜力巨大,而中国平安正是这个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参与者之一。
当政策红利与企业战略形成共振,平安凭借其综合金融牌照、医疗资源网络与科技赋能能力,不仅成为养老金融变革的受益者,更通过生态协同打开价值重估通道。
投资的本质是赌国运与未来,当银发经济成为确定性最强的赛道,平安或正是那条承载时代红利的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