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政策史上最宽松,房子为什么还是很难卖?
创始人
2025-11-25 12:27:50
0

文|严跃进(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长)

*本文系作者参加九派新闻“九派圆桌”直播《“十五五”规划定调房地产 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议题讨论上的发言整理而成,发布前经作者审阅。

图源:视觉中国

【1】保障房覆盖更广了,还要冲商品房吗?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到,保障性住房将重点面向户籍困难家庭、新市民、青年人、工薪收入群体以及城市发展所需的人才等群体,旨在满足基本住房需求。这个方向定了之后,很多人问我,是应该等保障房,还是继续买商品房呢?

我先说个人观点,我更倾向于商品房。

保障房和租赁房虽然价格便宜,但背后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常说的“租购同权”,想通过租房解决孩子上学、落户这些权益,但实际操作中仍有不少困难。有网友说得很直白,“你现在租房想争取的这些权益,其实买套房就都解决了。”这话虽然直接,但反映了不少人的真实想法。

其次,保障房的价格确实和商品房行情挂钩。房价猛涨时,保障房性价比特别突出,但当房价整体平稳甚至回调时,商品房的优势反而更明显了。

深圳的保障房做得还算不错,但也有深圳居民反映了一些小段子,说两个闺蜜,一个买了商品房,一个买了保障房。几年后,商品房不仅升值了,居住体验也好,而保障房不仅没怎么增值,转让还受限制,质量也一般。这说明两者确实存在差距。

当然,保障房也在不断改进。现在申请门槛降低了,不再严格要求本地户口或多年居住证明,房源也多了,国家还在推动存量房改造成保障房。这都体现了我们在供给方面持续发力,在分配方面的制度更加优化。

话说回来,保障也好,商品房也好,住房租赁也好,也是在我们国家形成了不同的供给模式,不同的产品分类。当然,我们是希望这三个市场后续可以打通,国家现在也在给政策,比如公租房住了几年有感情了,可以继续租,也可以买下来。再举个例子,上海杨浦区的一些区域,一些老年人家里住的是商品房,国家现在也鼓励把这些商品房拿出来,让这些人到郊区租环境更好、面积更大的房子。这三个市场是可以打通的,租房的可以变保障房,哪天你补点钱还可以变成商品房。

所以说,因人而异,每个房子都定位了一个不同的价格段、不同的年龄阶段。现在市场更加灵活,我认为这就是我们房地产市场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地方,随着市场越来越畅通,我们以后可能不用再纠结二选一,而是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不同阶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居住方式。

【2】购房政策史上最宽松,房屋买卖该关注什么

我们现在的政策环境,堪称史上最宽松。从去年开始,力度就非常大。举个例子,现在即便没有社保,你去深圳、杭州、武汉这些城市,也都能买房了。这放在以前,简直不可想象。

要是以前,取消限购大家肯定抢着买。但现在,市场热度上来一阵,很快就缓和了。所以我认为,真正的问题已经不在政策了,政策绝对到位了,那为什么没起到想象中的效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房地产的时代发生了根本变化。

过去我们关心的是有没有房子,那意味着大量底层需求存在,大家省吃俭用也想买套房,“房价收入比”这个词以前常提。那时候政策一放松,市场就有反应。

现在市场相对饱和了,有房的人多了。当然,这不代表需求彻底没了,大家还是想越住越好,谁不想要大平层呢?需求的空间还在,但老百姓的心态变了。

过去是“买买买”,现在是“卖卖卖”。最近网上有个词叫“贷款卖房”,真是活久见。比如房子市价80万,贷款却欠100万,业主得自己贴20万才能卖掉。这背后不只是资产缩水,更是一种恐慌性抛售的心态。

这和普通消费降级完全不同。消费降级只是买差一点的,房地产现在是反向操作,不光不买,还要抛售。这就导致二手房挂牌量激增,成了这几年最热的话题。很多房东都陷入自我怀疑,觉得错过了最佳卖房时机,现在卖亏,不卖可能更亏。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涉及面太广了。过去十年很多人买了房,有的还不止一套,甚至用了杠杆。烂尾楼问题固然严重,但毕竟是部分人,二手房问题,是所有有房家庭的问题,是居民资产流动性的大问题。

所以我认为,当前市场的真正矛盾点,是要从“鼓励买房”转向了“解决二手房流动性”。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开发商的房子降价也没用,你再降,也降不过周边房东的抛售价。

我们现在所有政策,降首付、降利率、取消限购,全在鼓励大家买房,这当然对。但买之前,得先让人能卖得掉。虽然现在也有换房退税、以旧换新这些政策,但力度和针对性还不够。我们应该更直接、更丰富地出台鼓励卖房、疏通堵点的政策。

只要把这个核心堵点解决了,配合现有的宽松政策,老百姓的真实需求还在,市场反应自然会顺畅回暖。这才是房地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3】老百姓对房子的需求依旧未变

《建议》里提到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个话题,老百姓十分关心,开发商和政府也极为关注。

说起新模式,就得先提提旧模式。在我看来,“十四五”期间发生的几件大事,比如房价调整、提前还贷潮等等,还有其他一些企业的债务等问题,都跟旧模式有关。过去我们常说的“三高”,也就是高周转、高杠杆、高负债,就是旧模式的典型特征。

新模式的提出,不是为了造概念,而是确实有问题要解决。要说最关心的,我认为就是民生,尤其是“保交楼”。烂尾楼直接关系到购房者权益,所以新模式的本质,就是要保障老百姓的购房权益,这是底线。当然,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激发市场活力也是目标。

在谈新模式的时候,我也注意到,有些东西一直没变。首先,房地产的关注度还是很高,说明大家还是有买房的需求,比如结婚、到大城市生活,都需要买房,这个基本逻辑没变。再比如,不管市场怎么调,像大城市地铁沿线这样好地段的房子,照样抢手。房价涨跌也依然是大众关心的热门话题。

可以说,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背后,有一条主线始终没变,那就是老百姓对房子的关心、需求和品质追求。我们正是基于这个永恒的需求来谈新模式的。

那新模式具体指什么?现在谈得比较多的是现房销售。比如广州那边有一种新尝试,不但是现房,还能先入住体验,满意再买,就像试用商品一样。这就实现了销售和消费的零距离,不用像买期房那样等两年才交房,再等装修,再愁房产证。交房周期大幅缩短,老百姓的权益也更实在。

当然,新模式还包括开发方式、融资方式的转变。比如银行以前高杠杆借钱给开发商的做法会调整,房屋安全、装修质量也会被纳入考量。

但也要认识到,新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举个例子,我们虽然批评“高周转”,但现实中有些项目的销售节奏反而更快,一些地方的预售标准不升反降。为什么?其实是要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如果一下子全推现房销售,企业资金压力太大,反而可能引发新风险。

所以这次住建部讲的两句话很受关注:大方向是推现房销售,但对还没推现房的,要把预售资金监管好。这个思路非常务实,既坚持了改革方向,也兼顾了现实情况。

总而言之,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内容很丰富,它源于“十四五”期间的教训,也立足于老百姓的真实需求。推进过程中,既要有改革决心,也要有现实节奏,一步一步来。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淮安法援惠民生①援职助企:淮安... 扬子晚报网11月25日讯(通讯员 邵永高 贾亚群 记者 朱鼎兆)“14 个人的 34 万余元工资终于...
亚马逊推新政,卖家:差评100... 卖家:又来了…… 一、亚马逊推出新的“仅退款”政策 日前,亚马逊宣布,自即日起,为使用FBA的卖家推...
米哈游起诉“原神电竞酒店”商标... DoNews11月25日消息,米哈游法务部今日发文,酒店取名“原神电竞酒店”“傍名牌”,构成商标侵权...
深度关注丨健全制度提升案件质量 江苏省纪委监委对设区市深入开展案件质量机动式评查,精准发现问题,抓实整改提高,推动各地“高质量办案,...
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欧洲方案完... 【文/观察者网 齐倩】 继美俄计划后,又来了个,俄乌局势近来变化莫测,令人摸不着头脑。 据俄新社...
原创 日... 日前,日本政府表示,由于“国会日程安排”等因素,计划推迟原定于今年举行的中日韩首脑会谈,准备将其推至...
抖音出台首个法律行业规范,重拳... 抖音开始整顿无良网红律师了。 近日,抖音发布《抖音社区法律行业公约》和《抖音法律内容创作白皮书》(下...
高市早苗:特朗普通话解释美中关... 当地时间11月25日上午,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通话。在通话后的记者会上,当被问及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