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富强路先锋道联动司法所发挥司法行政力量的组织优势,借助专业律师的法律权威支撑,融入基层服务的温情温度,形成了“各展所长、协同发力”的邻里纠纷化解格局。
司法所工作人员始终以“预防在前、调解在中、回访在后”为核心经验,建立全链条工作机制。事前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和网格群线上线下双轨开展隐患排查,推行纠纷“零报告”制度,提前排查噪音扰民、公共区域占用等潜在矛盾纠纷,今年已前置化解纠纷十余起;事中运用“三步调解法”,先倾听双方诉求缓解情绪,再结合邻里情疏导分歧,最后制定可落地方案,通过情感切入与损失梳理,为调解扫清障碍;事后落实回访跟踪,确保矛盾不反弹。
积极引导新入职律师到司法所实践锻炼,利用专业法律知识积极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律师以“专业释法+案例引导”为主要经验,以每周到所服务的司法所工作和不定期举办法律讲座的方式向来访群众、社区工作者、在校学生、矛盾纠纷双方等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条款;针对赔偿标准争议等难点,通过拆解“财产损失认定流程”、分析类似案例,明确法律边界,消除群众顾虑,让群众知情理、明法理、有道理。
调解员将“优势发挥+灵活施策”作为关键经验,拉近与居民距离。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针对不同人群矛盾分类施策:面对老年人纠纷,用“忆旧情”的方式唤起邻里好感;处理年轻人之间的矛盾,用“讲道理+提建议”的方式引导理性沟通;化解家庭矛盾纠纷,采用“分开谈+一起议”的模式逐步推进。同时,建立调解案卷详细记录每起纠纷的起因、过程与结果,便于后续跟踪,用温情与耐心解开了居民的心结。(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
上一篇:粤文化产业“政策包”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