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走过三年历程,从试点探索到全国推广,这项关乎民生福祉的制度安排正迎来关键发展节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末,全国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人数已达7279万人,制度框架基本完善,人群覆盖初具规模。
作为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个人养老金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23日,共有四类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总数达1245只。其中,基金类产品305只,涵盖FOF基金与指数基金两大类别,基本覆盖了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投资期限的养老投资需求。
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交出亮眼成绩单。截至2025年9月30日,全市场共有301款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Y份额合计管理规模151.11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65%。值得关注的是,97%以上的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成立以来均实现正收益,充分体现了"长钱长投"的制度优势。
公募基金公司在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年来,各家机构从产品端、投研端、服务端多维度发力,推动业务不断深化。产品布局方面,从单一的养老目标FOF扩展至策略多元的产品矩阵,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投研体系建设上,各机构构建起工业化、流程化的投研框架,追求长期稳健回报。
据悉,指数基金Y份额规模增速表现突出,较2024年底实现超7倍增长。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全市场养老Y份额持有人户数达166.24万户,较2022年末的38.76万户大幅增长。与此同时,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7家公募机构旗下养老基金Y份额管理规模均突破10亿元。
制度推广过程中,"开户热、缴费冷、投资少"的现实瓶颈仍然存在。当前个人养老金制度面临实际缴费人数和资金规模远低于潜在空间的挑战,这既反映出投资者对制度理解有待深化,也凸显了税收递延政策对中低收入人群吸引力有限的现实。
面向未来,行业各方期待通过拓宽税优覆盖面、提升账户便捷性、丰富产品供给等顶层设计优化,共同破解发展瓶颈。公募基金公司正整装再出发,希望以更专业的投资能力、更创新的产品布局和更贴心的陪伴服务,助力个人养老金制度实现从"良好开局"向"高质量发展"的跨越。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三年实践证明,这项制度安排在推动长期投资理念普及、培养公众养老储蓄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制度不断完善和各方共同努力,个人养老金有望成为更多国民养老保障的重要支撑。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基于第三方数据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
来源:市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