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与广东金桥百信(重庆)律师事务所在该校两江新区校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AI+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共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
签约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聚合力、筑平台
四大方向绘蓝图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法律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智能合约、法律大数据分析、自动化合规审查等新兴领域对跨学科人才提出迫切需求。
根据协议,校企双方将围绕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平台建设和成果转化四大方向开展深度合作。
一是共建教学实践基地,设立“AI+法律”实训中心,引入真实项目,推动案例式、项目化教学。二是实施“双导师制”,邀请律所资深律师参与教学,高校教师参与实务研究,提升人才供需匹配度。三是联合开展科研攻关,聚焦人工智能立法、算法治理、数据安全与合规等前沿议题,争取国家级课题支持。四是推动成果转化与应用,依托律所实务资源与高校科研能力,孵化智能法律产品,服务司法实践与社会治理。
西南政法大学授予广东金桥百信(重庆)律师事务所“AI应用法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牌匾。主办方供图
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周尚君表示:“此次合作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期待与金桥百信携手,共同培养既懂技术、又通法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法治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陈亮介绍,学院已构建“法律+技术+伦理”融合课程体系,开设《人工智能与法律》《数据法导论》等特色课程。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注动能、育英才
捐资兴教赴新程
签约仪式现场,广东金桥百信(重庆)律师事务所向西南政法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45万元,设立“金桥百信人工智能法治发展基金”,专项用于支持人工智能法治教育发展、科研项目孵化及困难学生帮扶。
西南政法大学向该律所颁发捐赠证书。主办方供图
“法治的未来属于青年,创新的根基在于教育。”广东金桥百信董事局主席聂卫国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捐赠,为有志于‘AI+法律’交叉领域研究的师生提供支持,也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这不仅是一次公益行动,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投资。”
广东金桥百信(重庆)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明涛谈到:“律所正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探索智能法律服务新路径。与高校合作,既能反哺教育,也能促进自身创新能力提升。我们期待与西南政法大学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打造行业标杆。”
“我们不仅要培养‘懂代码的法律人’,更要培养‘守规则的创新者’。”陈亮表示,“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法律人必须主动参与技术规则的制定,成为科技向善的引领者。”
活动现场,双方还围绕“生成式AI的法律边界”“智能司法的伦理挑战”等议题展开交流,认为应坚持技术发展与法治保障并重,推动科技向善、法治护航。(晏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