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浙江天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必胜正忙着采购用于临床科研的设备。在企业展厅,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免疫药品展出陈列。“多亏了甬城农商银行为我们量身定制的融资方案,不仅办理方便,利率还有优惠,产品才能顺利研发、尽早投产。”黄必胜说,接下来,他打算引进专业研发人才,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坚实保障。
研发周期长、技术投入高,缺乏流动资金成为制约生物科技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天远生物科技是一家集人体免疫评估、基因检测等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遇到了资金困境。
在了解情况后,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甬城农商银行第一时间上门对接,提供个性化金融产品“科创贷”,同时配备金融服务专员,全方位保障企业对资金的迫切需求。
在宁波市江北区,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企业有了专属融资方案。通过辖区银行机构推出的“以知换资”产品,许多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选择对创新成果进行知识产权转化,将“知产”变现为“资产”,拓宽了融资渠道。
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江北辖区银行机构已为60家企业进行发明专利质押,质押金额36.1亿元;为43家企业进行商标质押,质押金额14.65亿元。
“我们构建‘初创有保障、成长有支撑、成熟促跃升’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撑网络,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加速转化为产业升级核心增量,破解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大、融资路径窄、资源匹配难等核心痛点,赋能江北高能级创新型城区建设。”江北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地方金融科科长徐存伟说。
在此基础上,江北区发挥政策性担保赋能作用,让各类科技型企业吃下“定心丸”。比如,针对初创期科技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的融资困境,江北在宁波市首创“专利估值+政府增信”质押反担保模式,将专利技术“明码标价”转化为融资资本,为轻资产初创期科技企业开辟“技术换资金”绿色通道。
为精准服务高速成长型企业的技术成果转化需求,江北区推出“股权投资+担保增信+信贷支持”模式。截至今年8月,作为辖区政府性担保机构,宁波市正德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累计为全区47户科创企业提供88笔担保,担保发生额1.35亿元。
金融赋能破解从“实验室”到“产业化”难题,围绕辖区重点产业链、产业集群建设,江北用好用活投资基金,为辖区蒸蒸日上的科创氛围再添“一把火”。由江北区科技部门牵头,联合辖区龙头企业共同组建宁波传感谷创业投资基金,聚焦创新型龙头企业及重大关键技术产业,通过落实各级产业政策、发挥财政杠杆效应,带动引导项目、人才、资金集聚,促进区域产业提档升级。目前,已募集首期资金7000万元,在全国筛选储备投资项目达23个。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金融担保产品、设立政府引导基金、优化金融服务生态……在“金融+科技”服务组合拳下,江北区企业科技创新氛围愈加浓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江北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增速居宁波市第二位。(经济日报记者 郭存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