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律师协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法律实务研修班在广州举办。全省各市共100名律师参加培训。这是广东省涉外律师人才系列培训中首个以粤港澳三地律师跨境法律实务工作坊为主要形式、强化讲解跨境法律业务合作模式的研修班。
据了解,本期研修班有相当比例的港澳律师参与,这使本次培训课堂拥有了涵盖熟悉“一国两制三法域”规则的人才,具备了跨法域交流、多视角碰撞的坚实基础。
在开班仪式上,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黄山表示,希望学员充分利用此次同堂学习的机会,主动交流、深入探讨,将三地的法律知识、执业经验与业务网络紧密连接,勇当跨境实务的“连接者”和“破题者”,努力成为既懂内地法律,又熟悉港澳规则,更能对接国际标准的复合型法治人才。
本次研修班紧扣大湾区建设需求,系统设计了跨境法律业务前沿内容的课程。课程内容紧密围绕大湾区“一国两制三法域”背景下的跨境法律实务需求,涵盖跨境破产清算、跨境数据流动法律规制、涉港澳商事纠纷解决、粤港澳律师合作模式、跨境婚姻家事与财富传承业务、企业法务与律师协作等核心议题。
与此同时,培训班还邀请粤港澳三地律师同堂授课,围绕如何促进三地律师跨境业务合作,分别就粤港澳三地律师服务收费模式、收费考量因素、收费风险防范等进行分享,并结合跨境业务实例对三地律师收费合作方案进行讲解与比较,务求消除因收费模式差异带来的业务合作障碍,助力三地跨境法律业务顺利开展。
此外,培训班还创新设置跨境实务模拟工作坊。工作坊以学员小组为团队,针对涉港澳跨境婚姻家事与财富传承案例,定制业务合作方案并进行展示。各团队展示环节后,来自内地、香港、澳门三地资深律师现场点评交流,分析跨境案例在三地的实践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实现“学为所用、训战结合”,帮助学员系统提升在跨境法律业务中的实务操作与协作能力。
南方+记者 李乾
图片来源 广东省律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