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最新一批河南省政府法律顾问名单正式公布。
政府聘任法律顾问,虽不是什么稀罕事,但河南此次公布的名单,却有不少细节值得关注。
【先说最大不同】
聘法律顾问这件事,全国很多省份都在做,也不是河南首创。
但河南此次的做法,却有着与其他省份不同的创新之处。
从名单上看,与外省最大的不同,是把法律顾问分为外聘和内部两类。外聘法律顾问,主要是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律所的律师;而内部法律顾问,则由来自省司法厅等职能部门的公职人员组成。
提起法律顾问,在诸多职能中,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为重大行政决策、重要行政行为的合法合规性提供法律意见;另一个,是为政府立法和制定、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提供法律意见。
打个比方说,政府要出台一份文件,对企业会不会造成歧视,产生“门槛”。这就需要法律顾问,来把关提建议。
外聘专家学者和律师,看中的,是其专业的素养、更宽的视野,和更熟悉实际业务。而内聘专业公职人员,则因为其熟悉政府内部事务,这样两相结合,才能够更好落到实处。
虽然这只是一个细节,但也能够看出,河南在选法律顾问这件事上,是从实际操作角度上、仔细思考了的。
【再看人员组成】
从外聘法律顾问本身来看,既有郑大、河大等本地高校的专家,又有本地律所的律师。这样的细节,同样值得关注。
在起草法律法规、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专家学者的理论素养,能够帮政府更好进行宏观规划;而在执行层面,随着河南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无论河南企业“走出去”,还是外省企业“走进来”,都有可能遇到,需要政府撑腰的情况。
而这些情况,也并不是非A即B 这么简单。这时候,律师的丰富经验,就能在民商法、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供更多实际支持。
当然,从本地专家和律师来看,同样也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
比如,他们中的一些人,本身就在做法律援助、公益诉讼。像法学专家、律师中的姜保忠教授,担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错案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主任,出版过刑事错案防范的专著;刘红平律师所在的河南胜蓝律师事务所,成立了“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团”,经常到残疾人康复中心、托养中心开展法律服务。这些专家、律师的加入,在规范政府依法行政的同时,让我们看到了法律“柔”的一面。选择他们担任省政府法律顾问,也让我们看到了河南在做此事的出发点。
(大象新闻记者 宋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