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道沟人民法庭让枫桥经验在边境一线落地生根
近日,八道沟人民法庭工作人员前往长白县宝泉山镇调解了一起关于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案件。租客与房东因拖欠房租及暖气片等室内物品损坏赔偿问题产生激烈争执,双方情绪激动、互不相让,当地派出所先行介入调解但未能达成共识。八道沟人民法庭接到消息后快速响应,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开展调解工作。
经过八道沟人民法庭工作人员“背靠背”疏导与“面对面”协商相结合的耐心调处:一方面单独与双方沟通,倾听租客实际困境,也理解房东维护自身财产权益的迫切需求,用当事人听得懂的语言消解对立情绪;另一方面立足《民法典》相关规定,清晰梳理房租支付的法律义务与室内物品维护的责任划分,既摆事实、明法理,又讲情理、劝礼让。最终,双方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租客当场支付拖欠房租,并承担暖气片维修费用,事件得到圆满解决。
调解成功后,法庭工作人员并未就此止步,在矛盾纠纷排查中进一步了解到辖区内还存在一起同类型房屋租赁纠纷。为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八道沟人民法庭工作人员主动靠前、延伸服务,第一时间联系另一起纠纷的当事人沟通调解事宜。此时已过下班时间,法庭工作人员秉持“老百姓找到法院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理念,放弃休息时间继续投入调解,反复梳理争议焦点、协调利益平衡点,最终成功促成双方达成一致。
这是八道沟人民法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缩影——从“被动受案”到“主动排查”,从“个案化解”到“类案治理”,将司法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用法理与温情的双重力量破解民生难题,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治理目标。作为守护边疆和谐的司法堡垒,八道沟人民法庭以“永不打烊”的责任担当,把法庭设在群众需要的地方,让公平正义在边境一线触手可及,用实际行动筑牢了边疆治理的法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