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记者从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建设两周年新闻发布会获悉,该片区挂牌两年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改革试点、制度型开放、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截至今年9月,片区已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74项,落地各类首创首单业务94项。
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乌鲁木齐片区自2022年11月揭牌运行以来,持续推进改革深化与开放提升。数据显示,该片区承接的自治区177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157项,实施率达88.7%;263项自主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238项,实施率超过90%。多项创新突破正持续释放发展动能。
在制度型开放方面,乌鲁木齐作为西北地区唯一入选全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的试点城市,推出了37项服务高水平开放的改革举措。其中,全国首列中亚国际联运商品汽车图定班列的开行,与“智能出区+图定班列”新模式的建立,推动跨境车辆通行效率提升2倍,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道支撑。
营商环境与金融创新同步推进。据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侯咏介绍,通过外商投资营商环境优化试点,外商来乌投资落地业务办理周期已由79天大幅压缩至35天,实现外商跨国办事“只跑一趟”。金融领域创新同样活跃,乌鲁木齐片区推动与土耳其、塔吉克斯坦等8国银行建立代理行关系,新增13个同业往来账户,并实现全疆首笔“境内直贷”日元业务、跨境电商保税商品动态抵押融资等创新业务落地。
“乌鲁木齐片区挂牌以来坚持制度创新与改革探索并重,建立容错纠错与调研对接机制,推动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成果,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乌昌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马小龙说。(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安妮 实习生 荣青青)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