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茶席,数杯清茶,11月19日,在博湖县才坎诺尔乡派出所,所长乔龙巴特正主持一场特殊的“茶话调解”。这已是该所坚持四年的“彩虹茶话会”成功调解的第409起矛盾纠纷。
晚上八点,调解室内茶香袅袅。村民库尔班与邻居因院落界限争执不下,民警拿出土地证原件和测量工具,耐心解释法律法规。一杯茶的功夫,这场持续两个月的纠纷成功化解。
“民警调解,我们信服!”库尔班握着邻居的手说。
民警主导:专业调解守住法治底线
四年来,“彩虹茶话会”始终坚守法治底线。统计显示,在成功调解的409起纠纷中,民警主持调解占比92%,真正体现了公安民警在基层治理中的主力军作用。
“每起调解都必须依法依规。”才坎诺尔乡派出所所长介绍,所有参与调解的民警均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调解过程严格遵循法律程序,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四年来,该所民警累计参加专业培训28次,仅2024年,就成功调解纠纷127起,调解成功率达98.6%。
创新机制:“茶香+”模式提升警务效能
“茶话调解”不是简单的喝茶聊天,而是一套成熟的警务创新机制:“三必到”原则:群众报警必到现场、矛盾纠纷必到家中、调解结果必到人前,确保矛盾彻底化解。“五步法”流程:现场勘察、证据固定、法律讲解、双方协商、协议签订,环环相扣,规范有序。“七日清”制度:简单纠纷当日化解,一般纠纷三日办结,复杂纠纷七日清零。
这套机制让警务工作提质增效:2024年全乡治安案件同比下降45%,矛盾纠纷复发率降至1.8%。
实效显著:平安建设获群众点赞
“彩虹茶话会”的创新实践,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群众安全感提升:全乡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38%,群众见警率达到95%。警民关系更融洽:民警在调解中了解社情民意,2024年以来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27件,收到锦旗10面。
“民警就在身边,安全就在眼前。”村民阿依古丽说,现在村里有什么矛盾,民警第一时间就能调解处理。
四载耕耘,“茶话调解”这个小切口做出了基层治理的大文章:转变了服务理念:民警从执法者转变为服务者,用一杯清茶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将“枫桥经验”本地化、具体化,变“被动处置”为“主动化解”。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四百余起成功调解的背后,是公安民警对初心使命的坚守,更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绽放的生动体现。(刘伸 才振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