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旗下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設計建造的國際調解院總部項目開業儀式在香港隆重舉行。30多個國際調解院公約締約國、簽署國代表以及香港特區各界人士近200人齊聚現場,共同見證這一百年古蹟煥發新生。外交部副部長華春瑩出席活動並致辭。
(圖片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
華春瑩表示,短短5個月內,國際調解院實現了公約簽署、生效和開業運營,速度之快在國際組織建設史上十分罕見,充分表明國際調解院順應時代潮流,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
國際調解院總部大樓前身為1932年建成的舊灣仔警署,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改建項目於2024年4月2日動工,2025年6月10日正式竣工,僅用14個月完成建設,較同類項目約24個月的常規工期縮短40%以上。
(圖片來源: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
7月30日,香港特區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崔建春、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主任孫勁、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律政司國際法律專員丁國榮、建築署署長李翹彥、律政司政務專員王學玲,以及中國建築國際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王曉光、高級副總裁張杰、執行董事孔祥兆等共赴大樓參觀考察。
作為項目設計與建造總負責單位,中國建築國際旗下中建香港嚴格遵循“保育優先、最小干預、可逆改造”原則,組建了以28名資深工匠為核心的專業保育團隊。通過全面測繪與現代工程技術,團隊成功修復前槍械庫、前羈留室、前瞭望台等近20項(類)歷史細節。歷時近4個月的精心打磨,團隊量身定製了5套各不相同的加固方案,讓建築在煥發現代活力的同時,完整保留其歷史風貌。整體設計上,匠心融入中國官窯釉色紋理的精髓,營造出“流動的文化穹頂”和“瓷心木框”的東方氣韻。這一系列的文化意象,不僅呼應世界調解走廊牆面鐫刻的《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6種文本的核心價值,還在視覺上實現了中華文化底蘊同國際調解理念的融合,讓空間潛移默化地傳遞跨越文化的共識。
國際調解院總部大樓的莊嚴落成,標誌着服務全球治理的一個關鍵支點就此奠定。它不僅為香港構築“全球調解之都”提供了堅實基礎,更以成功的實踐,為破解城市更新中“保護與發展”的難題提供了全新範式。展望未來,中國建築國際將持續以匠心守護城市文脈、以擔當踐行時代使命,為城市更新持續注入動能,讓更多歷史印記在時代發展中煥發新生。
責編:菲奧娜,安東尼校對:瑞貝卡,珺程審核:凱恩,裴坦 歡迎轉載並請註明來源!內容來源:中建香港媒體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 往期回顧 模塊化技術破解城市更新“老房子”變“好房子”難題三天一層樓,築就香港安居夢 啟德最大規模簡約公屋首期封頂移山移山亮晶晶!翻了幾千條網友評論,我們想聊聊幕後的事兒
(中国建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