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派出所作为守护辖区平安的“第一道防线”,喀什市公安局东湖街道派出所始终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目标,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今年以来,针对辖区地处老城区与新城区过渡地带、人口密集、纠纷警情多发的治理难题,派出所主动跳出传统警务模式,创新引入专业法律力量,牵头设立“律师驻所调解工作室”,以“警律联动”构建基层矛盾化解新格局,用公安担当筑牢法治平安防线。
直面治理痛点,公安主动破局寻良策
“以往处理邻里纠纷、合同争议,民警靠情理劝说能平息一时,但缺乏法律支撑的调解,往往留‘后遗症’。”东湖街道派出所教导员坦言,随着群众法律意识提升,单纯的“劝和式”调解已难以满足需求,部分纠纷因处置不彻底,甚至演变为治安案件。
为破解这一困境,派出所主动作为,一方面深入辖区走访调研,梳理出婚姻家庭、债务纠纷、消费维权等8类高频纠纷类型;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市司法局、本地优质律师事务所,反复磋商共建方案,最终确定以“公安主导、律师参与、优势互补”为原则,设立律师驻所调解工作室。通过公安搭建平台、律师提供专业支持,将法律服务嵌入警务工作前端,让矛盾化解既有公安的公信力,又有法律的专业性。
创新警务模式,警律协同提升化解效能
在派出所的统筹推动下,工作室形成“公安牵头、律师支撑、全程联动”的运行机制,接到纠纷警情后,民警第一时间到场处置,初步判断是否适宜调解;对需专业法律介入的,立即联系驻所律师同步参与,实现“出警+释法”无缝衔接;对于复杂纠纷,由派出所指定经验丰富的民警与对应领域律师组成专项调解组,共同开展调查取证、法律解读、协议拟定等工作,确保调解过程合法合规、结果落地见效。
延伸公安职能,筑牢基层法治防线
东湖街道派出所始终将“普法宣传、源头预防”作为矛盾化解的重要环节,依托律师驻所调解工作室,延伸公安法治服务触角,组织民警与驻所律师共同开展“法治进社区、进商户”活动,结合辖区典型纠纷案例,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普及法律知识;在派出所服务大厅设置法律咨询岗,由律师定期坐班,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推出“上门调解+法律援助”服务,切实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
“不仅要解决已发生的矛盾,更要预防未发生的纠纷。”派出所所长表示,截至目前,工作室已联合开展法治宣传12场,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00余件,调处各类纠纷600余起,辖区因法律知识欠缺引发的纠纷同比下降60%,群众法治意识明显提升。
下一步,喀什市公安局东湖街道派出所将继续以“公安主导、服务为民”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律师驻所调解机制,优化警律联动流程,努力将工作室打造成“矛盾化解前沿、法治宣传阵地、便民服务窗口”,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喀什、法治喀什贡献公安力量。(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