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报记者 李梦扬 通讯员 张继峰 李禄蕊
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自今年3月以来,只要群众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汝阳县综治中心,通过工作人员的耐心处理和完整闭环的工作流程,就能实现一站式解决。
走进一扇门 打开千家结
在位于汝阳县刘伶南路与云梦大道交叉口的县综治中心内,“六尺巷”的典故刻在墙上,“鸣琴亭”的意蕴融于景中……这里更像一个宁静的社区客厅,“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是骨架,而文化浸润才是灵魂。
“来办事的群众都会在这里走走看看。‘和为贵’的文化就这样潜移默化地传播出去了。”县综治中心主任马波说。
据了解,县综治中心的设计初衷是,进了这扇门不仅要解决问题,还要抚平心绪。今年4月底,因房屋加盖问题而闹得不可开交的马某和邻居,就是在这里化解了矛盾。
汇聚八方力 巧调万家事
在县综治中心一扇门的背后,是一个强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资源库。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信访等6个部门常驻,民政、妇联等8个部门轮驻,该中心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法律服务、心理疏导等功能于一体,实行“一窗受理、一站调处、一体运行”,打造出“汝和新枫”矛盾纠纷调解平台。
“我们提出‘汝和新枫,绘就解纷新风景’的品牌口号。文化引领与品牌塑造并重,增强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调解工作作好铺垫。”汝阳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李会品说。
既要化解矛盾纠纷,又要防患于未然。县综治中心将司法服务从事后调处延伸至事前预防。9月24日,该中心的心理讲师在该县刘店镇,以一堂题为《智慧沟通“导航”孩子未来》的培训,为近40名乡(镇)干部传授沟通技巧,为减少家庭矛盾播下了智慧的种子。
织就一张网 精准解纠纷
该县县委政法委制定完善了综治中心相关工作机制和规程,强化机制保障,推动工作有序有效运行。同时,加强县、乡(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工作联动,形成多元、多层级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格局。该中心还推行“首问负责制”,建立清单式流转机制,完善每日梳理、每周研判、重大事项即时调度等机制;探索“三三制”,即网上网下3种采集路径,县、乡(镇)、村3级分类处置,以及矛盾风险评估3色等级,使各类矛盾纠纷信息高效传递、问题精准处置。
最基础的信息收集离不开网格员的“铁脚板”。9月18日,一场覆盖汝阳县13个乡(镇)网格员、调解员的业务培训班在该县柏树镇开班。培训班上,该县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讲解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及网格员、调解员的工作职责;县调解协会会长王正强用真实案例传授调解经验;专业律师则以案释法,讲法律流程、提供调解新思路。“我们通过提高基层调解队伍能力,确保他们在发现矛盾苗头时当好前哨,将纠纷化解在萌芽。”李会品说。
汝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飞表示,将围绕队伍建设、机制优化、服务创新等方面,突出综治中心实战实效,推动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