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Lucas
责任编辑 / Asher
时过境迁,随着国际教育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众多教育集团与品牌不断开拓新市场,东南亚地区已成为他们布局海外,开拓“第二战场”的首选。
然而,布局海外市场并非易事——既要吃透当地政策,也要在课程设置、师资团队等方方面面做好“适配”。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办学政策和环境上面有哪些“门道”!
新加坡
新加坡的学校体系可划分为两大类:公立学校(即政府学校)与非公立学校(包括私立学校和国际学校)。得益于新加坡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已成为中资教育机构开拓海外市场的“第一站”,从而催生了大量非公立学校。
市场环境
学费范围:目前,新加坡国际学校的学费因学校类型和课程阶段有所不同,高中阶段,每年的学费大致在2万至6.3万新加坡元之间,折合人民币约为11万至34万元。
华人比例较高: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多元种族社会。根据新加坡政府2025年发布的《人口简报》,截至2025年6月新加坡总人口约611万人,其中公民人口约366万人,华人公民比例高达75.5%,约276万人。
优质人才密集:新加坡具有密集的高端人才资源,这意味着学校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师资配置,高效组建起一支高素质、国际化的教师团队,从而确保卓越的教学品质。
办学政策
在新加坡办学,必须通过严格的资质认证体系,所有学校首先需获得新加坡私立教育理事会的ERF(强化注册架构)资质:取得1年期的ERF1认证仅可开设短期培训课程,而获得4年期的ERF4认证后,才有资格颁发正规学历文凭。
而若计划招收国际学生,则需进一步申请EduTrust认证。
该认证根据评估分数分为三个等级:500-599分为临时认证(有效期1年),600-749分为标准认证(有效期4年),750分以上则可获卓越级的EduTrust Star认证。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使全资收购新加坡本地学校,一旦法人主体变更,所有资质都需重新申请,这一规定让许多希望通过收购快速进入市场的投资者措手不及。
另外,新加坡对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场地要求。
对于国际学校而言,政府要求必须采取重资产模式,即自筹资金买地建校,且无法租赁政府场地,这使得初始投资门槛较高。
相比之下,私立学校的运营模式则灵活许多,允许通过租赁商场或写字楼中的场地进行办学,实现了轻资产运营。
而无论采取何种模式,所有学校的校园设施都必须严格遵守新加坡《教育(学校)条例》中的法定标准,在教室设计上,每名学生至少应占1.3平方米的楼面面积,窗户采光面积需达到教室地板面积的五分之一,天花板高度不得低于3.4米,并且每间教室必须设置至少两个安全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新加坡的校园不设校内宿舍(少部分除外),学生的住宿需求完全依赖校外公寓解决,这同时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与校外公寓管理公司合作、提供配套服务的新市场机会。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的学校主要分为国立学校(马来语言为主)、华文学校(中文为主,英语、马来语为辅)和国际学校,因此在学校体系上略微区别于其他国家。
市场环境
学费范围:根据马来西亚国际学校官网公示的学费,平均算下来,马来西亚国际学校高中阶段的每年学费约4万到12万马币,约合人民币6.25万至18.8万元。
用人成本:在马来西亚,国际学校的用人成本上,对于外籍教师,学校需承担较高的薪酬支出,其月薪范围通常在0.7万至1.5万马币之间(约合人民币1.2万-2.6万元),此外还需提供住房津贴、医疗保险等配套福利,并为其办理工作准证。
市场需求旺盛:马来西亚国际学校入学人数增长显著,市场接受度高。
此前,马来西亚教育部长法德琳娜·西德7月表示,从2019年到2024年,马来西亚国际学校就读的本国学生人数增加了34%,而外国学生约占国际学校入学人数的 33%。
生源范围大:有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马来西亚国际学校在读学生约88951人,其中非马来西亚籍学生约 29000 人,占比约33%。
同时,据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马来西亚总人口约3430万人,其中华人比例约为22.2%(约761万人),如此庞大的华人基数,市场潜力巨大。
办学政策
在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外资持股上限为49%,并且需经教育部批准,也就是说外资办学必须与当地机构合作共建。
此外,校长及教师必须持有马来西亚教育部认可的相应资质证书。如聘请外籍教师,校方还需为其办理外籍员工工作准证。
同时,根据新版《销售与服务税(SST)法案》,所有向非马来西亚籍学生提供服务的私立教育机构,均须缴纳6%的教育服务税。该政策覆盖从幼儿园至大学的所有教育阶段,也包括语言培训中心。
泰国
泰国的学校类型与新加坡相同,都是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国际学校,虽然学校类型上相同,但在政策上有些许不同。
市场环境
学费范围:泰国国际学校的学费因学校定位而异,年学费大致可分为两大区间,普通学校约25万至45万泰铢,而顶级学校则可高达120万泰铢,折合人民币约为5万至24万元。
师资成本较低:泰国凭借其生活成本低、国际化程度高、气候环境宜人等特点,吸引了大量外籍教师定居。与之相应,泰国的外教和双语教师成本较低,比国内至少便宜三分之一,为办学提供了优质的师资保障。
生源结构开放:与国内主要面向外籍人员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不同,泰国政策允许本国学生入读国际学校,这为学校运营提供了更广泛的生源基础。
但需要注意的是,泰国教育部通常规定,国际学校招收的泰国本地学生比例不得超过学生总数的一定限额,一般约为30%。
市场需求旺盛:据泰国开泰研究中心发布的《泰国国际学校行业分析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泰国国际学校市场总值将超过800亿泰铢,同比增长13%,同年泰国国际学校数量年均增加5.0%。
图源:kasikornresearch
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如华为、比亚迪)进驻泰国,外籍人员子女的教育需求持续增长,为泰国国际学校提供了稳定的生源市场。
中泰免签助推:今年以来,中泰永久免签政策的实施极大便利了双边人员流动,也为教育交流与招生带来直接利好。
办学政策
泰国对于国际学校的设立有着独特的管理体系。
首先,泰国禁止外资全资控股学校,与马来西亚相同,意味着中国教育企业或个人到泰国办学需与当地个人或机构联合举办。
此外在审批程序上,泰国设立了专门的泰国国际学校协会等机构负责审批国际学校的申请,只有符合要求的申请者才能投资建设学校。
值得注意的是,泰国规定国际学校的总校长身份必须是泰国人。
课程管理上,泰国要求国际学校须将课程方案提前报送教育部备案,课程设计(包括课程名称、教学目标、课程结构、教师名单、教学语言及评估方式等)均须通过官方审核,且规定线下授课比例不得低于60%。
不过,泰国对学校建设的硬性要求比国内宽松,没有严格的生均面积限制,所以大大降低了前期投入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