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17日电(魏建军)15日,“第五届全国涉外律师培养与法律英语专业建设论坛”在甘肃政法大学开幕。来自省内外高校、涉外律所及行业协会的百余名专家学者、涉外律师及博硕士研究生齐聚一堂,共同深入探讨法律英语与涉外律师培养的新方向。
11月15日,“第五届全国涉外律师培养与法律英语专业建设论坛”在甘肃政法大学举行。甘肃政法大学供图
甘肃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史玉成表示,该校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强化法学主干学科建设,成功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深入推进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尤为重视法律英语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支撑作用。
“法律英语作为涉外法治人才不可或缺的工作语言,既是开启国际法律实践之门的钥匙,更是参与全球法律对话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涉外法治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张法连强调,法律英语绝非“法律”与“英语”的简单叠加,而是法律知识与英语语言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深度交融,是理解、运用乃至塑造国际规则的核心能力。
张法连指出,加强法律英语学科专业建设,提升教学与测试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直接关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质效,影响中国涉外法治建设进程的成效,更决定着中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图为主旨发言环节。甘肃政法大学供图
中国司法部国际合作局原局长康煜表示,涉外律师是涉外法治人才的中坚力量,法律英语则是其必备的工作语言与核心能力。
甘肃省外事办公室副主任赵军称,法律英语作为沟通中外法律体系的纽带,是涉外律师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亦是提升中国在国际法律话语体系中影响力的关键工具。
甘肃省律师协会副会长雷声认为,法律英语是涉外法治人才的必备工作语言,加强专业建设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主旨发言环节中,多位专家学者聚焦涉外律师核心素养、法律英语实践应用、产学研协同育人、课程体系构建、人才评价标准、师资队伍建设及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本次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涉外法治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专业委员会、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指导,甘肃政法大学主办。论坛特设“涉外法治教育分论坛”与“硕博士平行论坛”,与会代表就涉外法治教育、法律英语教学改革、法律翻译等议题进行热烈交流。
本次论坛以“融通法律英语,赋能涉外法治”为主题,通过学界与实务界的深度对话,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注入新思路,为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及“一带一路”建设贡献智慧动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