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场还没有鸣金收兵,中国周边就又有两场战争一触即发,这一次特朗普的调解也没用。那么,即将爆发的是哪两场战事?其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当前,17万俄军正围着波克罗夫斯克打得火热。乌军进行着“地下战”,俄军则是白天炮击、晚上渗透。两边拼的不仅是兵力,更是意志。而就在俄乌战事还未结束之际,中国周边又有两场战争一触即发。
首先是泰国暂停执行和平声明,令泰柬边境局势再度紧张。11月10日上午,泰柬边境的四色菊府发生地雷爆炸,造成4名正在巡逻的泰国士兵受伤。泰国军方认定是“新埋设”的地雷,立刻指责柬埔寨在搞鬼。
对此,柬方坚决否认,表示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遗留的旧雷,还强调自己是《渥太华公约》的签约国,不可能重新布雷。听上去都有理,但问题是,泰柬边境地区根本没有明确划界。更关键的是,两国刚在马来西亚签下和平声明没多久,里面明明写着要共同排雷、撤军、释放俘虏,可现在一颗地雷就让信任瞬间崩塌。
泰国总理阿努廷11日宣布暂停执行和平声明,说“我们不需要向任何人汇报”。这句话其实挺有意味的,明显是冲着外部势力说的。毕竟,前段时间特朗普还自吹,自己帮助推动了泰柬对话,是“亚洲和平的功臣”。如今,阿努廷这句话,直接把他特朗普晾在一边。
事发后,柬埔寨的反应倒也克制。军方和外交部都表示“遗憾”,强调局势“平静可控”。但紧接着,11月12日又爆出新一轮交火:柬方指责泰国军人朝柬埔寨平民开枪,造成五人受伤;泰方反驳说,是柬方先开的火。两边互相指责,紧张情绪一下子又被点燃。虽然还没发展到全面交战,但战争阴云已经笼罩在泰柬边境地区的上空。可以预见,接下来双方只要爆发摩擦,那么随时有可能大打出手。
其次,则是印巴局势再度升级。这次的导火索是新德里红堡附近的爆炸案。据报道,11月10日晚,此处发生汽车炸弹爆炸,造成三十多人死伤,莫迪政府立刻定性为“恐怖袭击”,并暗示背后可能有巴基斯坦的影子。
但几乎同一时间,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也发生了自杀式爆炸,十二人死亡,几十人受伤,极端组织“巴基斯坦塔利班”宣称负责。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宣布,巴方“处于战争状态。”在此背景下,印巴虽然都在说“调查”,但民众和媒体早就互相指责。印度人说“巴基斯坦纵容恐怖分子”,巴基斯坦人回怼“印度在暗地搞破坏”。
特朗普曾经也搞过所谓的“印巴调停”,当时他在记者会上信誓旦旦地说“我能让两国坐下来谈”,结果被印度外交部当场打脸,说从来没邀请过他。虽然他不断说自己“在今年5月的印巴冲突中发挥了调解作用”,但现实很讽刺,越是他想插手的地方,局势越乱。
有分析指出,东欧在打、南亚在炸、东南亚在摩擦,这些冲突表面上看彼此独立,实则背后都反映出同一个问题:国际秩序的裂缝越来越大。过去几十年,美国主导的体系还能勉强维持,现在大家都在谋求自主。泰国想走自己的外交路线,印度想当“全球南方的领头羊”,巴基斯坦一边靠中国经济支持,一边要防住来自印度的威胁。各国都在找平衡点,而这种平衡注定脆弱。
至于局势会如何发展,短期内,不太可能有哪一方真正让步。泰柬还会互相指责,印巴还会互相警惕。战争未必会全面爆发,但摩擦肯定不会停。俄军的炮声还在,东南亚的边境还在埋雷,南亚的城市还在戒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要做的,就是继续稳住,不被拖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