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品红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一品红”)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广州一品红制药有限公司(简称“一品红制药”)等多家主体因知识产权纠纷被汇友国际有限公司(简称“汇友国际”)起诉,涉案金额合计5.286亿元。一品红曾因在国家药品集采中的违规行为引发巨额医保退款,随后业绩便由盈转亏,这家深耕医药领域20余年的企业正面临多重挑战。
十年前合作引发纠纷
这场诉讼可溯至2014年。公告显示,2014年10月31日,一品红制药与汇友国际就注射用前列地尔脂质体合作事宜签署《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共同现金出资1000万元设立合资公司广州市品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品瑞医药”)。一品红制药持有合资公司52%股权、汇友国际持有48%股权,并由品瑞医药推进前列地尔的研发。
协议约定,汇友国际将注射用前列地尔脂质体有关的专利(专利号为ZL200510110924.8)和技术秘密全部注入品瑞医药并由品瑞医药提供给一品红制药使用。专利完成转让后,一品红制药向汇友国际及其相关方支付1500万元,待取得生产批件后再支付3000万元。
一品红称,一品红制药已于2015年-2016年按协议支付了1500万元,并无违约行为。但汇友国际在起诉状中提出,其注入的知识产权原始估值为8800万元,据此提出总共5.28亿元(8800万元的6倍)的赔偿诉讼请求;同时请求判令一品红、一品红制药等多家主体立即停止侵害“一种制备前列地尔脂质体的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0510110924.8)以及“注射用前列地尔脂质体”的技术秘密,请求判令将“一种前列地尔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16100238199)归原告汇友国际有限公司所有。
对此,一品红表示,公司已聘请律师团队应诉,律师评估认为汇友国际无权发起诉讼,其诉讼请求应予以驳回。诉讼最终结果以法院生效裁判为准。
集采违规叠加上市后“首亏”
一品红成立于2002年,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主营业务产品类别包括特色儿童药、创新慢病药和生物疫苗等,并于2017年11月在深交所上市。2024年,一品红迎来上市以来“首亏”。
相关财报显示,一品红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89亿元(经审计)。对于业绩亏损,一品红给出了多方面原因。报告期内,受行业政策、市场环境变化及公司联瑞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基地尚属于爬坡阶段等因素影响,公司营收和产品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相比都出现了下降,影响了经营业绩。研发投入也是影响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自主研发投入约3.25亿元,同比增加7.77%。此外,支付医保退款也是影响其业绩的重要因素,仅此一项,一品红就支付了2.66亿元。
2024年7月,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联采办)发布通知,将一品红全资子公司一品红制药(包括一品红制药授权人)在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投标中的违规行为曝光。随后,一品红等4家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原中选企业的中选资格被取消,6家企业被列入“违规名单”。一品红也被暂停2024年8月21日至2025年2月20日(6个月)参与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的资格,与此同时,一品红退回了医保资金损失2.66亿元,并主动下调盐酸溴己新注射液价格。而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一品红2023年的净利润(1.85亿元)。
10月29日晚,一品红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4亿元,同比下降34.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1.79亿元,亏损持续扩大。
尽管一品红认为此次诉讼案件对其日常经营及研发生产不存在影响,但对一品红而言,当前需同时应对业绩扭亏、诉讼、合规整改三大任务,其知识产权诉讼的结果或将直接影响其资产和声誉。有关该案件的后续情况,新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