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王胜邦13日在第十六届财新峰会上透露,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将发布新修订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助力包括科创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金融监管总局也正在与其他部门通力合作,研究促进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为科创活动提供更加健全的经济保障。
金融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王胜邦13日在第十六届财新峰会上透露,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将发布新修订的《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助力包括科创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金融监管总局也正在与其他部门通力合作,研究促进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为科创活动提供更加健全的经济保障。
今年9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王胜邦表示,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进行审议,“我们也跟立法机关保持密切沟通、汇报,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可能很快就会进入正式审议程序。”
王胜邦表示,从功能维度来看,金融对于技术创新首先具有融资功能,金融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其次是治理功能,金融为创新活动持续开展提供有效激励;第三是对冲功能,通过保险、基金等方式将创新风险变得可接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制度维度来看,要进一步改善金融支持创新的政策环境。他提到,过去,金融监管总局出台了4项试点,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还要再进一步出台新政策,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多更长期的耐心资本,并且对冲科技创新活动当中的风险。
第一,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方位支持。他分析,科技创新活动包括原发性技术创新、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未来产业提前布局。既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来支持原发性技术创新,也要通过基金等方式来为未来产业布局提供支持。此外,还要重视传统产业技术升级。
第二,精准滴灌。银行保险机构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发展特点和金融需求特征,这样才能精准服务。比如,对成长型企业更要关注商业模式的合理性和市场保护,通过合理融资方式来防止发展战略失误,构建更加稳健的财务结构,规避财务风险。
第三,差异化服务。要做好包括科技金融在内的五篇大文章,并不是要求所有银行都一窝蜂去做一篇文章,而是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相互补充、错位发展。
第四,做好数字赋能。很多中小微企业、初创型企业是产业链中的一环,现在可以用数据手段、通过产业链融资的方式来识别它的交易真实性,将主体信用演变成交易信用,可以利用产业链“链主”的信用来替代中小微企业信用,提高融资效率。
第五,合作共赢。在支持科技创新领域,银行和证券公司可以提供股债合作产品,银行和保险公司可以提供银保合作,降低银行在授信业务、投资业务当中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