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印度国大党领导人拉胡尔·甘地在社交平台上公开批评总理莫迪,他对莫迪说:“别害怕,拿出勇气回应特朗普的说法。” 甘地的发言指责特朗普在国际上连续“羞辱”莫迪,并要求莫迪站出来回应。甘地特别提到特朗普在一系列讲话中,反复提到通过贸易手段威胁莫迪,迫使他停止所谓的“朱砂行动”。特朗普还提到在冲突中有7架战机被击落。
甘地的言论并非空穴来风。在不久前,特朗普在韩国庆州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在演讲中,特朗普表示他正与印度达成贸易协议,且非常尊重和喜爱莫迪,两人关系很好。他还提到与巴基斯坦总理和陆军元帅有较好关系,称赞巴基斯坦陆军元帅是伟大的战士。最引人注目的是,特朗普自豪地表示自己的介入帮助缓和了印巴之间的紧张局势,并特意提到他看到新闻说有七架战机被击落,声称如果没有他介入,后果不堪设想。
最初,许多人认为特朗普可能只是夸大其词,大国领导人偶尔会自夸一些影响力,但事实证明,情况远比想象的复杂。印度国大党宣传事务秘书长贾伊拉姆·拉梅什后来公开批评特朗普,揭露了特朗普至少56次声称自己制止了印巴两国的敌对行动,这样的频率让人怀疑其真正意图。拉梅什指出,特朗普不仅一再宣扬自己在印巴冲突中的“功劳”,还频繁赞扬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西姆·穆尼尔和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特朗普这些言论中的种种矛盾,令许多人不解:他一方面称自己与莫迪关系好,另一方面却形容莫迪为“杀手”和“非常强悍的人”,这种表述令人困惑。
更令人关注的是,特朗普明确表示他通过贸易手段施压莫迪,这使得特朗普的言论与美印正在谈判的贸易协议产生了联系。印巴之间的冲突由来已久。2025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武装分子袭击游客的事件,造成26人死亡。印度立即指责巴基斯坦为袭击事件的幕后黑手,并于5月7日发起了“辛杜尔行动”,巴基斯坦则进行了“铜墙铁壁”行动,双方局势紧张。直到5月10日,印巴两国才宣布停火。特朗普宣称自己促成了停火,但这一说法很快遭到印度官方的反驳。印度政府明确表示,停火是通过两国军事行动总局长的双边谈判达成的,特朗普并未介入。
印度政府的回应符合其一贯立场,即与巴基斯坦的任何争端,包括克什米尔问题,应由两国通过双边谈判解决。拉胡尔·甘地的讽刺和贾伊拉姆·拉梅什的指责让印度国内的政治局势变得更加紧张。拉梅什明确指出,特朗普的言论实际上是在向印度施加压力,目的就是为了推动贸易协定。他还批评莫迪总理未能对特朗普的言论做出回应,表示国大党在议会辩论时要求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但莫迪对此选择沉默。拉梅什的批评直接反映了反对党对莫迪政府的强烈不满,他们认为特朗普的言论触及了国家主权和尊严,莫迪不应对此保持沉默。
印度反对党也提出了强烈反对,认为莫迪应该就此做出回应,保护国家利益。然而,在抨击特朗普的同时,反对党也必须注意到国际政治环境,避免过度攻击可能给外部势力留下可乘之机。巴基斯坦方面的立场也值得关注,巴基斯坦表示有超过30个国家参与了促成停火协议的外交斡旋,但并未明确认可美国的主导作用。巴基斯坦的回应较为中立,既未否定外部干预,也没有给予特朗普的说法任何支持。
国际社会对特朗普的言论给予了广泛关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形容特朗普的“邀功”行为为“出人意料”。分析人士认为,印度作为崛起的超级大国,长期以来反对国际调解,而巴基斯坦则欢迎国际介入,这种立场差异导致两国在外部介入问题上的态度不同。实际上,印巴停火的达成,根本上是两国权衡利弊的结果,而非某个国家单方面的介入。两国都意识到,冲突一旦升级,后果将不堪设想,停火协议更多是两国共同努力的成果。
特朗普如此高调地宣扬自己的“功劳”,显然是想为自己的政治形象加分,并在美印贸易谈判中增加筹码。莫迪政府正面临巨大的压力,不仅要应对反对党的国内政治攻势,还要妥善处理与美国的关系,保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如何平衡这些利益,成为莫迪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
印巴两国的问题复杂,历史积怨、领土争端等因素交织其中,这些问题不可能通过单方面的介入快速解决。最终,只有通过两国平等对话和双边谈判,才能找到真正符合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特朗普的言论引发的争议,既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印巴局势的关注,也暴露了印度国内的政治分歧。印巴停火的真相已被印度官方确认是两国谈判的结果,国际社会应尊重两国的主权与意愿,避免过度干预。与此同时,莫迪政府需要正视国内反对党的质疑,做出适当回应,并妥善处理与美国的关系,推动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于印巴两国来说,保持对话和沟通的渠道畅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