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记录丨从调解茶台到老年协会 一名九旬老人的三十年守望
创始人
2025-10-29 09:46:59
0

一方调解台、一台磨浆机、一个老协会,退休三十载,九十高龄的邱坦银将暮年岁月酿成了一坛醇厚的“乡村佳酿”。

在重庆江津区李市镇大桥村,这位白发间仍藏青丝的老者,既是守护邻里和睦的调解者,也是传递烟火善意的助人者,更是点亮乡村老人生活的“点灯人”,他用自己的半生余热,温暖着岁月,也温暖着一方水土。

茶桌上的“坐馆先生”

邱坦银和“夕阳调解室”成员在茶桌上,听村民摆谈事情。

初见邱坦银,很难将眼前的身影与九旬高龄画上等号。

他身形清瘦却脊背挺拔,耳聪目明且思维敏捷,谈吐流畅,步伐轻快稳健。

因他曾任乡党委书记,退休后左邻右舍一直未改口,尊称他为“邱书记”“老书记”。而他也是一位拥有70年党龄的老党员。

“‘老书记’办事公道,我们都服他!”72岁的吴廷召一句话,道出了村里人的心声。

原来,邱坦银退休这三十年,村里谁家有纠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他评理。“能调一个是一个。”邱坦银笑着说。刚开始,每逢赶集日,他总会在自家门口摆上一张桌子,自己买茶、烧开水,泡上一杯清茶,一方小小的“调解台”便“开馆”。

久而久之,这张茶桌成了村民心中的“金字招牌”,而他也成了守护乡村和睦的“坐馆先生”,化解着邻里间的磕磕绊绊。

一次,村民胡某与朱某因玉米叶“越界”发生矛盾。为护稻苗,胡某折了朱某的玉米叶,朱某气不过,两人发生口角,险些动手。

邱坦银闻讯火速赶到,他蹲下身仔细丈量土地,轻声劝道:“老地界记在地里,更记在各自的心上,邻里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莫伤了和气。”在“老书记”的调解下,两人握手言和。

“一杯清茶下肚,气就消了大半;道理摆明白,矛盾自然解。”邱坦银将这杯茶取名“消气茶”。

这些年,他调解过的纠纷有兄弟争牛棚、地界起纷争、子女推赡养……而他常挂在嘴边的“法为上、礼为先、和为贵”九字诀窍,也成了化解矛盾的“金钥匙”。截至目前,他已累计参与调解纠纷2000余次,用最朴实的方式守护着村里的安宁。

如今,这杯清茶的香气愈发绵长,从最初的一人一桌,到14人组成的“夕阳调解室”。茶桌也从他家门口,搬到了调解室外的黄桷树下。邱坦银仍是那张茶桌旁不可或缺的“坐馆先生”。

七台磨浆机,三十载豆花香

邱坦银帮村民打豆花。

“老书记,在家没?我来打点豆花!”刚走下一段长斜坡,邻居周吉明的声音就先一步传到邱坦银家中。

“在屋头!”听到呼喊,邱坦银爽快地应答着迎出门,接过对方装着泡好黄豆的桶,周吉明也熟门熟路地迈进了这位“老书记”的家。

喂豆、开机、加水……邱坦银熟练地操作着磨浆机。瞬间,电机嗡嗡作响,浓郁的豆香渐渐弥漫开来——这熟悉的声响与香气,再次飘荡在大桥村的街巷里。

“我这儿滤布、摇架都现成,用着方便!”磨好豆子后,邱坦银将其搬到门外,细致地过滤分离,直到得到纯净的豆汁,又亲手交到周吉明手中。

“你看这滤得多干净,帮我省了多少事,还分文不收!”周吉明提着鲜醇的豆汁连连道谢,满意地回家。“小事,小事!”邱坦银笑着摆手回应。

谈及免费帮邻居磨豆,邱坦银回忆道,自己退休后便一直住在大桥村,他发现村民们收获黄豆后想做豆花,却常因缺少磨浆工具犯难。于是,他自掏腰包购置了一台磨浆机,免费帮大家加工豆子。

邻居罗廷玉说,“逢年过节来打豆子,还要排队。可不管早晚,他总能笑脸‘接单’,还帮忙滤渣。”

“这已经是我的第七台磨浆机了。”邱坦银称,帮大家打豆子三十年来,他用坏了六台磨浆机,滤布每年至少更换三四张,木制摇架也换了三副,累计为村民免费磨豆子上千次。

创办老协会 让当地老人有了第二个“家”

漫步大桥村,街道上少见年轻人的身影,往来行人多为老者。

“我们村年轻人很多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大多是老年人……”邱坦银说,老协会的成立,让村里的老年人们多一个相聚的地方。

2005年春天,邱坦银接连敲开了三位退休老友的家门,提出了成立老协会的想法。当场就有人犯愁:“没场地、没资金,咋运作?”邱坦银当即拍板:“我家堂屋腾出来当场地!钱不够,想办法凑!”

于是,邱坦银又挑起了大桥村老年协会会长的担子。他那间铺着水泥地的朴素堂屋,成了该村老协会最初的“根据地”。没有办公用品,他就自掏腰包购买。

如今,二十载过去,大桥村老协会也早已焕然一新:不仅拥有了独立的办公场地,还建起了健身场、娱乐室、阅览室等,让老年人能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会员规模从最初的4人,壮大到800余人。

老人们欢聚一堂,看文艺演出。

今年10月22日,恰逢重阳节临近,也是老协会成立20周年的日子,邱坦银忙前忙后地张罗,只为让村里的老人们欢聚一堂,共庆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

邱坦银去看望行动困难的老人。

“你最近身体好不?马上重阳节了,我们来看看你!”“还可以!”忙完庆典,邱坦银提着东西,直奔81岁的石应礼家。“她脚痛,走不了远路,没来参加活动。”

“老协会就是我们老年人的‘第二个家’,时常关心我们,也给我们的老年生活带来了快乐!”79岁的周焕清说。

“人老了,喜欢热闹,有这个协会,真的挺好!每年,老人们可以聚在一起两次,吃饭、拉家常、搞文娱活动,跟过年一样,热闹得很!”76岁的刘开礼称,“‘老书记’这一辈子,真正地用行动去践行着为人民服务,自己吃亏、贴补从不计较。”

邱坦银称,20年来,老协会始终秉持为老人服务,替儿女分忧,促社会和谐的宗旨,开展各类活动,极大地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开展志愿服务,上门慰问困难老人,陪他们聊天,送去慰问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大桥村也先后荣获“重庆市银龄健康之家”“全民健身示范村”等称号。

谈及未来的规划,邱坦银说,自己正在考虑下一任会长人选,这个人必须有爱心、善心,喜欢为老年人服务,还没有私心。而他自己则是永远的大桥村老协会会员,只要还能动,便会为其尽一份力。

从“邱书记”到“坐馆先生”,再到老协会会长,邱坦银的身份在变,可那颗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从未改变。这盏由他点亮的“乡村灯火”,也愈发明亮,温暖着当地老人们的心田。

上游新闻记者 徐勤 摄影 周本帅 视频编辑 李贵兴 美编 魏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特... 最近台海这边的动静挺多,先是中美在马来西亚谈完话,紧接着咱们官方就针对台海发了声,连特朗普都有点松口...
【答题】庆丰收农业农村法律知识... (来源: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成都马拉松矿泉水被抢:拉了文明... 评论员 邱延波 智者乐水,贪者抢水。 据相关媒体报道,10月26日,2025成都马拉松刚一结束,补水...
原创 统... 2467亿新台币军购案一拖再拖,台军望眼欲穿的F16V战机竟成美方“质押品”。赖清德上台后一系列危险...
原创 特... 最近,特朗普在针对政敌的行动中,有一个细节引起了广泛关注——他曾经的私人律师哈利根,原本几乎没有多少...
律师频频被AI挖坑,提交虚假司... AI无中生有,律师也频频“中招”。 北京市通州区法院10月27日披露,一起案件的原告代理人在书面代理...
原创 韩... 韩国的“性犯罪”又一次刷新了大众的认知,这次是披着“手办”外衣的新手段。 据韩国媒体报道称: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