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新闻10月28日电(王建锦)近日,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继承纠纷案时,采用灵活变通的调解思路,在化解继承纠纷的同时巧妙弥合了当事人间的亲情裂痕,让濒临冰点的家庭关系重回温暖。
据悉,张某与被告刘某系重组家庭,双方婚前各育有子女。张某去世后,其子女张某甲、张某乙就遗产继承问题与刘某多次协商,但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故张某甲、张某乙诉至法院,请求依法分割张某遗留的房产、玉石珠宝店及银行存款。
在调解过程中,被告刘某辩称,案涉银行存款已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原告的诉请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至此,双方矛盾逐步激化,从最初的平和协商逐渐演变为激烈争吵,原本和睦的家庭关系岌岌可危。
法官在调解案件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继承纠纷的特殊性,始终坚持情理与法理并重的调解思路。一方面,多次主动与双方当事人沟通,耐心听取各方诉求与心声,疏导双方当事人的对立情绪,为双方理性沟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法官及时阐释法律规定,帮助双方当事人明确权利义务边界。
为推进案件进展,法官还带领干警实地走访案涉玉石珠宝店,稳定被告情绪,并对拟分割遗产的规模和价值进行初步确认。同时,通过建立案件联络群,及时确认双方调解意愿及双方私下的沟通进展情况。
在这种“用法理规范引导,用情理维系温情”的细致工作推动下,双方当事人逐渐由对立转向合作,愿意心平气和地共商调解方案。
然而,在调解过程中又出现了新问题——双方当事人主张依法分割的玉石珠宝店内货品种类繁多、价值认定困难。若采用传统价款折算的方式分割,不仅效率低下、操作困难,还会使双方当事人承担高昂的鉴定费用。
为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权益,法官团队创新提出“实物分割”方案。干警们前往店铺,依照进货单据对十二个柜台内的玉石珠宝进行分类核价,使双方当事人直接按相应份额分得等值实物。
同时,为减少当事人诉累,法官现场依法制作调解笔录与调解书,并当场完成签署确认,最终以高效、务实的方式圆满化解纠纷。
调解过程中,经法院调查,被告刘某已将原告方所诉银行存款用于生活、还贷,故虽有履行意愿但当下确存在经济困难,难以一次性履行经调解达成的金钱义务。法官为降低当事人还款难度,设置了“阶梯式还款”模式,既按季度逐渐递增还款金额。此举在保障原告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有效缓解了被告的经济压力。
法官介绍,家事审判不仅要判定是非,更要发挥修复社会关系的司法功能。唯有坚持“如我在诉”初心,以创新思维破局,才能真正做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温暖一家”,让司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