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由大家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担保向实 司法向阳”2025年法律类保险研讨会议在杭州成功召开。来自司法界、保险业、律所及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法律类保险在司法实践中的创新应用与风险防控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探讨如何以专业赋能行业迈向更规范、更高质量的发展新阶段。
大家财险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何凯浩在致辞中回顾了公司自2019年成立以来在法律类保险领域的持续深耕。何凯浩在致辞中指出,大家财险致力于成为“司法流程的润滑剂”与“当事人权益维护的助力器”,目前已构建覆盖诉讼保全、继续执行、解除强制措施、执行悬赏等流程的法律类保险产品体系。2024年大家财险法律类保险规模已位居行业前三;面对新出现的市场乱象,大家财险将坚持“善心、公心、匠心”,推动行业向阳而行。
天津大学法学院司伟教授对最高人民法院今年7月发布的《关于审理执行异议之诉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进行了深入解读。司伟表示,新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商品房消费者超级优先权、预售资金监管账户优先权等六类权利在执行程序中的认定标准,为保险公司评估风险、设计产品提供了清晰指引。
北京浩天(杭州)律师事务所叶建芳主任聚焦“破产管理人职业风险”,系统梳理了管理人在履职过程中面临的责任盲区与保险保障需求。叶建芳呼吁保险行业加强对管理人责任保险产品的开发,为破产程序平稳推进提供风险缓冲。
北京市兰台(前海)律师事务所王帅主任则从“深石原则”的中国实践出发,剖析了关联债权在破产程序中的劣后受偿问题。王帅认为,该原则对规范股东行为、保护债权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保险机构参与企业重整与清算提供了风控视角。
汉诺威再保险大中华(南区)合约业务负责人贾轶林从再保险视角指出,法律类保险是中小险企实现差异化竞争的重要赛道。贾轶林分享了德国法律费用保险的成熟经验,并强调再保公司愿与直保公司协同创新,共同构建具有韧性的业务模式。
在圆桌讨论环节,大家财险刘福建、北京奥北律师事务所暴杰、北京保险服务中心廖建光、上海百事通陈雪婷、法信悬赏执行平台路旭等嘉宾,就法律费用保险、执行悬赏保险等产品的场景化设计、合规经营与风险管控展开热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法律类保险应逐步从“理赔型”向“服务型”升级。针对当前市场乱象,圆桌嘉宾特别指出,部分“担保公司”以免法审、坐扣保费、甚至虚构保函等方式严重破坏市场环境,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严重扰乱司法秩序,严重损害保险行业信誉。“担保向实”不仅是本次会议的主题,更是大家财险一贯的经营原则。大家财险坚决抵制任何违规经营行为,并呼吁行业共同净化市场环境,通过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真正实现“担保向实、司法向阳”的行业愿景。
本次研讨会议是大家财险连续第三年举办法律类保险专题论坛,展现了大家财险在细分市场中坚守长期主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定力。大家财险表示,将继续携手司法与保险同仁,以专业之力助力司法公正,以保险之能传递法治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