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季,总有一批专业陷入“冷门魔咒”,资源环境科学就曾是这样一个专业。但从国家“双碳”目标落地到环保政策加码,这个曾经的“冷门专业”早已站上产业风口,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
资源环境科学是工学门类下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培养具备资源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资源环境科学的基本技能与知识,能够进行资源与环境质量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及评价等工作的人才。简单来说,这个专业培养的不是“体力劳动者”,而是“环境医生+资源管家+碳管理专家”的结合体。
在专业的接触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生物质能工程、现代环境分析技术、环境资源遥感与环境信息学等课程,对物理化学要求较高,适合热爱环境科学工程,对生态环境学及资源规划、设计感兴趣的学生就读。
专业值不值得报,核心要看其背后的行业发展势能,而资源环境科学的崛起,正源于政策驱动下的行业爆发式增长。从“双碳”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密集出台,环保与资源管理行业已从“辅助性产业”升级为国家战略级赛道,进入长期向好的黄金发展周期。
生态环境部、地方环保局、水利局、气象局等部门是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此外,大多数毕业生也会选择环保企业,毕业生可从事环保工程师、环境监测分析师、碳资产管理师等岗位。
如果想走科研路线,这个专业的深造前景同样亮眼。而且科研方向紧扣国家需求,比如、生态修复、新能源材料开发等,研究生阶段就能拿到不错的科研补助,毕业后进高校、科研院所或者企业研发岗,发展上限高。
高中理科基础扎实,尤其是化学、生物、地理成绩突出的学生。专业核心课程对这三门学科要求较高,基础好才能学得轻松。
对生态环境、气候变化有浓厚兴趣,愿意长期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毕竟环保行业需要一定的情怀支撑。
规划考公、进国企,或者想在新能源、环保等赛道长期发展的学生。专业与岗位高度匹配,能少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