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魏广宝 通讯员 郭贝 聂传青 /文图
10月23日,一面印着烫金大字的锦旗,被某小区物业管理公司郑重地送到内乡法院承办法官刘蔚手中。此前该物业公司因多名业主长期拖欠物业费,将业主诉至法院。承办法官通过多次线上调解,耐心释法明理,成功促使三位业主履行缴费义务,三起案件虽解决路径不同,却实现了“殊途同归”的良好效果。
据了解,该小区物业公司此前多次向拖欠物业费的业主催收,但部分业主始终未予回应,其中三位业主的欠费问题突出,物业公司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案件受理后,法官第一时间梳理案情,发现三起案件被告均因工作原因身在外地,若按线下模式推进,不仅会增加当事人的时间与经济成本,还可能加剧双方矛盾。
考虑到这一特殊情况,法官决定充分运用线上诉讼平台。调解初期,双方分歧明显,业主们普遍认为物业服务不到位,以此作为暂缓缴费的理由,而物业公司则表示,部分业主长期拖欠物业费,已影响到公司正常运营,进而导致服务质量提升受阻,形成恶性循环。面对双方的对立情绪,法官分步骤开展调解工作。一方面,法官多次组织线上沟通,让业主表达诉求,同时也让物业公司详细说明运营成本与服务困境,搭建起双方平等对话的桥梁;另一方面,法官结合《民法典》中关于物业服务合同的相关规定,向双方释法明理,强调业主享受物业服务后应履行缴费义务,同时也提醒物业公司需重视业主合理诉求,积极改进服务质量。此外,法官还反复强调科学沟通的重要性,引导双方跳出指责与对抗的误区,从解决问题、维护社区和谐的角度出发协商方案。
经过多轮耐心调解,三起案件逐步迎来转机:第一位业主在充分了解法律规定与自身义务后,意识到拖欠物业费的不当之处,当场通过线上转账方式足额支付了拖欠的物业费,物业公司随后向法院申请撤诉;第二位业主与物业公司在法官的见证下达成和解协议,目前该业主已履行完毕;第三位业主虽初期仍有顾虑,但在法官组织线上开庭、明确法律责任后,最终也在判决生效后及时缴纳了物业费。
此次系列案件的成功解决,不仅为物业公司挽回了经济损失,也让三位业主正视了自身法律义务。更重要的是,法官在调解过程中始终注重化解双方根本矛盾,引导物业公司正视业主提出的服务问题,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同时也提醒业主,若对物业服务不满,应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反馈,而非消极对抗。
承办法官刘蔚表示,此次通过线上方式化解跨地域物业纠纷,既提高了办案效率,也降低了当事人诉讼成本。下步工作中,针对物业纠纷这类常见的社区矛盾,将进一步发挥司法调解的疏导作用,推动业主与物业公司构建良性互动关系,共同维护社区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