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政 刘温馨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一度面临传统市场萎缩与转型升级双重压力。怎么办?从卖产品转向卖服务。公司研发新品、提供润滑整体解决方案,第二增长曲线助推利润快速增长。
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能延伸价值链条、拓宽企业发展空间。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聚焦企业、行业、区域和生态4方面,提出体系化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的任务措施。“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迭代升级和应用拓展,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服务型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生产端,将服务嵌入制造流程,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附加值;在销售端,从单纯卖产品转向提供“产品+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在售后端,拓展远程运维、设备回收等服务,形成从设计、生产到售后的全链条融合……近年来,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新业态迅速发展,促进制造业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遴选的372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中,服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保持在35%以上,服务业务对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0%。共享制造、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模式已在工程机械、纺织服装、智能家居、石化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
在服务型制造推动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向产品服务高端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绿色化、产业形态服务化迈进。服务要素投入不断增加,带动研发设计、软件服务、金融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2020至2024年,我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3.71%和15.66%。
服务型制造还存在关键技术供给能力薄弱、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实施方案提出以企业为“点”,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和领军品牌,开展服务型制造品牌提升行动、融合应用场景创新示范行动;以行业为“线”,培育壮大科技服务业、生产性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区域为“面”,以省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为载体,打造一批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高地,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以生态为“体”,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模式创新,加快建设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加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服务型制造发展底座。
《 人民日报 》( 2025年10月23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