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2日电(记者 石睿)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21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月度数据分析会上表示,尽管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中国经济稳定运行仍面临挑战,但政策、企业、资金的三大变化,推动市场信心修复,市场心态较此前更加稳健。
他进一步分析,政策层面,自去年9月,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落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市场主体对于政策的认知边界更加清晰确定,社会信心得到有效提振,这是一个重要变化。
企业层面,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和内部困难较多的复杂局面,企业练好内功、坚持创新、出海拓展、业务多元,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很多产业创新和企业出海的利好消息不断涌现,不管是国际投资者还是中国市场,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和价值的认知迎来了突破。
国内外资金层面,各国主权基金、养老基金等都注意到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不稳健性,对过去几十年所谓“美国例外论”“美国资产一枝独秀论”逐渐祛魅,开始寻求多元配置,对冲对美元资产过度集中的风险,全球资金正在增配人民币资产。国内资产的信心筑底回升,此前沉浸在债券市场和定期存款中资金更加活跃,向权益资产和更高流动性的方向迁移。
邢自强认为,进一步提升市场信心,除了短期托底性政策,深化改革同样重要。其中,推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特别是提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对于提振内需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他建议,“十五五”规划中如能体现社保体系改革的明确路径和时间,将有助于社会安全网构建更加齐全、边际消费倾向进一步提升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