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10月19日消息(记者左洋)10月19日记者从湖北省人工智能政策宣贯暨产业供需对接培训活动上获悉,2025年1—9月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突破1100亿元,同比增长近30%,预计全年将突破1500亿元。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左洋摄)
活动现场,湖北省经信厅对《湖北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称《实施意见》)和《湖北省加快算网存用协同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称《若干措施》)进行深入解读。
《实施意见》明确“突破关键技术、壮大产业能级、夯实要素支撑、打造应用场景、营造创新生态”五大方向,提出到2027年培育100亿级产业园5个、产业规模达3500亿元。
《若干措施》则聚焦“算网存用”协同,推动各市州在制造、农业、商贸、能源、交通、广电、医疗、教育、文旅、政务等重点领域的算力应用。省级财政2025年发放5000万元“算力券”,按照算力使用资源的10%予以奖励,最高100万元。同时规划“1+3+N”算力互联互通平台体系,推动“武宜襄·十”三大算力圈建设,力争实现“算力圈”城市内1毫秒、市间3毫秒及各市州算力互联网间5毫秒超短时延。建设中部先进算力集群,打造国家“东数西算”中继站、国家算力网络枢纽节点。
数据显示,2024年湖北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107亿元,目前全省拥有相关企业1215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5家,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
活动现场,湖北首次认证并发布了106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覆盖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并对30家企业代表颁发了认证证书。
据了解,湖北省每年将评选若干个工业领域专用模型,按照研发费用的8%给予牵头研发单位最高500万元补助。对符合国家监管要求的新型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高性能计算等领域,新建且投入超过2亿元的创新基础设施,按照建设费用或对外有效服务费用的10%给予补贴,每个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湖北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万奎表示,湖北将围绕芯片、大模型、智能体等关键领域,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支持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开展“揭榜挂帅”,力争在深度学习通用芯片、多模态大模型等方向形成一批“首发首创”成果。同时发放算力券、模型券、语料券,切实降低企业成本。在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领域,建设200个垂直大模型和200个全国领先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