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从培育经营主体、扩大品质供给、加快绿色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要素支撑、夯实工作基础六个方面,提出17项具体政策,进一步加强住宿业品牌建设,推动业态场景创新、智慧化转型、绿色化发展,提升住宿业涉外接待能力,规范住宿业市场秩序,强化土地、人才等要素支撑,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动住宿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品牌建设方面,《指导意见》强调加强品牌建设,引导住宿经营主体提升服务标准、管理水平,强化宣传推介,鼓励通过连锁经营、集团化发展、商业特许经营、品牌授权使用、实施星级服务质量标准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培育一批中高端酒店品牌、民宿品牌,打造国际知名住宿业品牌企业。同时,鼓励住宿经营主体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自主商标品牌布局与运用,打造国潮品牌,发展特色服务。此外,支持品牌企业在国外注册商标、申请专利,参加国内外权威认证,设立研发中心、培训基地和智能化物流体系等。
在生态创新方面,《指导意见》指出要推动业态场景创新,鼓励各地充分依托本地资源要素禀赋,引导住宿经营主体特色化发展,打造文化主题酒店、康养酒店、度假酒店、乡村酒店、特色民宿等多元业态,有序发展电竞酒店、集装箱酒店等创新业态。同时,推动住宿与文娱、旅游、健康、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亲子旅行、康养旅居、艺术沉浸、娱乐休闲等主题客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艺演出、体育赛事、户外运动、旅游景区、地标美食、知名IP等合作打造相关住宿场景。
此外,要加快智慧化转型,引导住宿经营主体开展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智慧决策,提升运营管理、市场分析、客户获取等能力。同时,推动“人工智能+酒店”建设,扩大虚拟显示选房、智能语音控制、无接触机器人、智能影音系统等服务供给,提升客房沉浸体验功能。
《指导意见》也提出强化要素支撑,明确增强用地规划和加强金融支持。支持地方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安排大型酒店项目,鼓励在文旅、商业集聚区预留旅馆用地发展住宿业项目。支持地方在开展规划实施体检评估基础上依法依规调整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利用存量空间发展住宿业项目,支持农村地区盘活存量住房等资源发展旅游民宿。同时,鼓励地方推动住宿经营主体数据与金融机构、征信机构对接,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开发适应住宿业特点的融资、保险产品,提供多元普惠金融服务,针对小型住宿经营主体资金周转需求提供小额便捷融资服务。
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住宿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消费的重要领域。我国住宿业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和短板,如自主品牌建设力度不足、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绿色化发展水平不高等,亟须发挥部门合力,支持和引导住宿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更好发挥住宿业在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扩大服务消费,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