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交罚款也要解约,公费师范生这个政策是不是也越来越鸡肋了?
河南汝州公布了两个公费师范生的违约情况,两个人分别缴纳了5.1万的赔偿金,解约成功。
从网络消息来看,这已经是今年不知道第几期公费师范生违约的情况了。
宁愿交罚款也要解约,公费师范生的这个政策,是不是也越来越鸡肋了?
第一,公费师范生的录取分数都很高。
且不说国家级别的公费师范生,就以山东为例,山东省内的省属师范生录取分数都是相当高的。
山东师范大学招收的公费师范生,录取分数最高达到了630分
这个分数即便是在山东,也能上一所不错的211了,甚至也能够得到不少985的门槛
拿这样的成绩去报考公费师范生,好像多多少少有一些浪费。
毕竟这个分数报考不错学校的有着不错就业前景的热门专业,以后也是大有可为的
而如果投身教育事业,可能一辈子就只能待在校园里,还是有些可惜。
第二,公费师范生一般安置的位置都比较偏远。
公费师范生的好处是有工作,毕业就能直接入编,但是一般安排的地方都是比较偏远的地方,这也是国家开发这个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来培养公费师范生,就是为了完善教育公平的,因为在平时教师招聘的时候,偏远地区经常没有人报考,所以国家才想出了这么一个政策。
如果真的有学生怀抱教育的理想,愿意扎根基层,扎根偏远地区,那是大有可为的,但就怕很多年轻人,等到毕业以后想法全都变了,不得不交了违约金离开这个地方。
第三,公费师范生违约金一般不会太高。
就拿河南汝州这两个师范生来讲,每个人只补交了5.1万的赔偿金,这是很多家庭都能够拿得出来的。
而且公费师范生,当然也不是说一辈子都要从事这个职业,一般都是最低服务6年,用这5万块钱买这6年的青春和以后的就业机会,对于当事人来讲可能还是比较划算的。
更何况公费师范生当年上学的时候,可是连学费都没有交的。
这也从反面来说明了,公费师范生的解约,不存在太大的障碍。
录取分数太高,又有较大的可能分到偏远地区,再加上解约金不算太高,所以公费师范生这个政策,可能也越来越鸡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