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失和、邻里争执、劳资纠纷……这些看似微小的矛盾,若处理不当,可能激化成影响社会安定的隐患。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公安局打安派出所始终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
今年以来,打安派出所成功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5起,化解率100%,用耐心、智慧和汗水,在基层绘就了一幅幅“化干戈为玉帛”的和谐画卷。
耐心消融家庭坚冰 促成长久和睦
群众事无小事。近日,打安派出所民辅警在日常走访中,发现打安镇可程村委会力婆村符某某夫妻因生活琐事长期存在矛盾,邻里皆知,影响了家庭与村居的和谐氛围。
派出所对此高度重视,立即启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民辅警没有简单粗暴地进行说教,而是秉持“枫桥经验”,联合村委会干部、乡里邻居组成调解小组,多次上门入户。他们采取“背对背”倾听与“面对面”劝导相结合的方式,耐心倾听夫妻双方积压的心声,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并辅以法治宣讲。
经过近一个月坚持不懈的努力,夫妻二人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彼此打开心结,承诺今后加强沟通、相互体谅。符女士感慨地说:“要不是你们一次次上门劝解,我们这个家可能就散了。谢谢你们没有放弃我们!”刘先生也连声道谢:“民警同志说得对,一家人没有解不开的结,以后我们一定好好过日子。”昔日争吵不断的家庭重现和睦温馨,他们对民警和调解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这起案例的成功化解,彰显了打安派出所化解复杂深层矛盾的决心与韧性。
快速介入农耕纠纷 现场定纷止争
基层纠纷往往源于日常生产生活。打安镇福妥村委会村民曹某某因看管不善,其饲养的牛只啃食了同村符某某所种的甘蔗苗,双方随即就赔偿问题发生激烈争执。
派出所民辅警获悉情况后迅速介入,赶赴现场。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民辅警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从邻里情谊、法律规定和损失评估等多角度进行剖析和劝说。
最终,在打安派出所民警崔传远的主持下,双方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这起因牲畜管理不当引发的邻里纠纷得以快速、圆满化解,维护了村民间的和谐关系。受损的符某某表示:“一开始很生气,但民辅警讲得在理,态度也好,我们愿意听。”曹某某也诚恳地说:“确实是我没管好牛,该赔的一定赔,以后一定注意。”
精准破解施工疑虑 护航乡村发展
随着乡村发展,涉施工类纠纷也成为调解工作的重点。在卫星农场六队,鲍某某施工时,居民冯某某担心其橡胶树受到影响,与施工工人产生了矛盾。
打安派出所民辅警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他们并未简单制止,而是认真听取冯某某的诉求,并协同施工方实地勘查,对施工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和解释。
通过民警符栋、胡亚帅的现场沟通与协调,冯某某的疑虑得以消除,施工方也承诺注意作业规范。一场可能升级的涉施工纠纷得以及时、妥善解决,保障了项目顺利进行与群众权益的平衡。冯某某满意地说:“民辅警来了之后,我心里就踏实了。他们不仅听我说,还带我们一起去现场看,解释得很清楚,这下我放心了。”
联动处置劳资矛盾 保障民众权益
劳资纠纷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居民符某某为邓某某完成房屋装修后,邓某某却未按时支付相应费用,导致双方产生矛盾。
打安派出所民辅警接报后,第一时间介入,稳定现场情况,防止矛盾激化。在了解清楚纠纷原委后,打安派出所所长钟勒群和民警崔传远不仅在现场进行调解,还积极协助当事人联系司法部门,启动联动调解机制,确保纠纷能够通过合法合规途径得到彻底解决。目前,该纠纷已处理完毕,有效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拿到工钱的符某某激动地说:“多亏了派出所帮忙协调,不然这钱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要回来。钟所长他们真的很贴心!”
“家庭和睦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这句话深深烙印在打安派出所每一位民辅警的心中。他们深知,派出所的工作远不止于接处警和案件侦办,更在于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期处置。通过常态化深入辖区走访,他们变“被动接警”为“主动排查”,力求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打安派出所所长钟勒群表示“群众脸上的笑容,就是我们调解工作最好的‘成绩单’”,他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多元化解机制。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努力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和事佬”,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平安打安、和谐白沙贡献公安力量。
在这片热土上,打安派出所的民辅警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化解民忧,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生动篇章。(盘宝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