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不吱声,卢卡申科唱主角!俄白唱双簧,特朗普的“战斧”到底能否落到乌克兰手中?
当加沙的硝烟暂歇,乌克兰东部的炮火声却陡然升高。
环球网消息显示,最近一周,可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的消息持续发酵,美国总统特朗普更是亲自下场造势,连续多日公开提及此事,仿佛生怕俄方看不到这场“预告”。
对于这种情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自然是兴奋不已。
刚过去的周末,他在社交媒体上连发动态,自曝与特朗普通了两天电话,密集磋商“提升乌克兰远程打击能力”,正在等待特朗普的最后决定。
字里行间透着跃跃欲试——若真获得射程2500公里的“战斧”,乌军理论上的打击范围将覆盖莫斯科在内的俄罗斯纵深目标。
英国《金融时报》透露的细节或成关键:特朗普曾私下问泽连斯基“能否打击莫斯科”,对方回应“给武器就能做到”。
以泽连斯基近年作风,没人敢断言他不会对俄本土关键目标动手。
对此,俄罗斯的反应火药味十足。
普京虽未直接发声,但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已多次警告:若“战斧”落地乌克兰,冲突性质将彻底改变。
他特别强调,部分“战斧”型号可携带核弹头,而导弹升空时俄方无从判断弹头类型,“我们不敢赌这是常规武器”。
这番话将潜台词挑明:任何飞向俄境的“战斧”,都可能被视作核挑衅。
与此同时,俄罗斯杜马的阿列克谢威胁称,如果乌克兰使用战斧,俄方将对美国城市发动报复打击。
耐人寻味的是,美军能搭载核弹头的BGM-109A型“战斧”早在2013年全部退役,如今的美军“战斧”主要为常规弹头版本,且大部分是为海军水面舰艇和潜艇设计的舰载型号。
乌克兰海军目前缺乏能够搭载“战斧”的适用平台,而美国陆军装备的陆基“战斧”发射系统正优先满足自身多域特遣部队的需求,不可能“损己利人”地提供给乌克兰。
性能上,“战斧”与俄军在冲突中大量使用的X-555、X-101巡航导弹大体相当,同属亚音速巡航导弹,突防能力有限。乌军已多次成功拦截俄军类似导弹,而“战斧”在历次局部冲突中也多有被击落记录。
既然如此,俄罗斯为何还是大动干戈?
俄专家在《观点报》中点破关键:使用“战斧”需依赖美军绝密地形数据库,发射需要根据高精度的三维地形图绘制进攻路线,这些极度保密的地图代表了最高等级的军事机密。
“它们不会被提供给乌克兰方面,”他断言,“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将由外国专家——可能包括美国人和英国人进行。”
这意味着一旦导弹升空,等同于美军间接参战。而更让莫斯科警惕的是,美国可能以“战斧”为跳板,后续推出真正的大杀器——JASSM隐形空对地导弹。
这种射程370-1000公里的导弹可由F-16搭载,隐身性能与智能航路规划能力远超“战斧”。若配合战机作战半径,实际威胁范围反而更广。
去年美乌就曾密谈该武器援助,如今“战斧风波”更像投石问路。
分析指出:“西方正在用‘武器升级’试探俄罗斯底线,每一次突破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眼看局势有逐渐升温的趋势,白俄总统选择了与俄方强硬展示立场截然不同的策略。
看看新闻消息显示,白俄总统卢卡申科近日表态试图淡化美国的战争意图。
“外界都把他们的美国朋友想得太好战了,”卢卡申科说,“特朗普说可能会给乌克兰‘战斧’,可能只是一种心理战策略。”
卢卡申科进一步为特朗普的行为模式做出解释:“特朗普有时候会对当事方施压,态度比较强硬,但不一定是他本意,因为他很快就会稍微松点劲,留出一些余地。”
他还给特朗普戴高帽,称其“比谁都清楚事态严重性”,是“真正看得透彻的人”,绝对不会允许最坏的情况发生。
紧接着,话锋一转,卢卡申科巧妙地将责任引向泽连斯基个人,指出俄乌迟迟不能达成协议,问题不在于美俄,只有把压力给到泽连斯基,让他认清局势,才有可能实现和平。
这套组合拳既安抚了莫斯科,又给华盛顿递了台阶,无怪乎特朗普曾盛赞他是“强有力的领导者”。
最新披露显示,特朗普计划直接与普京讨论向乌克兰转让“战斧”导弹的可能性。打算询问普京对乌克兰接收这些导弹有何感想,并公然声称“战斧”可以瞄准俄罗斯领土。
这种“预先警告”的外交手法,与卢卡申科描述的特朗普“先施压后松劲”的策略不谋而合。
当前局势陷入微妙平衡:乌克兰渴望用远程武器扭转战局,美国试图以军援力度操控冲突节奏,而俄罗斯则将“战斧”视作战略威胁的象征符号。
卢卡申科的调解虽暂缓了火药桶引线,但特朗普的“最终决定”仍悬而未决。
值得注意的是,俄方近日加速了与白俄罗斯的战术核武器部署,仿佛在无声宣示:任何触及核红线的冒险,都将招致最剧烈的震荡。
“战斧”是否交付,已不仅关乎一款武器的战场效用,更成为衡量各方战略决心与风险偏重的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