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长丰县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创新构建以“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和“全要素摸排、全流程管控、全社会参与”为核心的“三早三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体系,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长丰方案”。
坚持“三早”引领,全要素摸排,着力源头精准发现
长丰县公安局深刻把握当前矛盾纠纷主体多元化、成因复杂化、形态隐蔽化的新特征,推动工作模式从“被动接警”向“主动摸排”转变。一是压实责任链条。将矛盾排查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机关警力下沉,与社区民警、网格员捆绑作业。2025年3月,岗集派出所社区民警在辖区某小区走访时,提前发现部分业主因物业费上涨上门讨要说法,民警立即联动社区组织多轮协商,最终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强化数据赋能。打通警情数据与矛盾纠纷排查系统,建立“三色预警”机制。2025年5月,系统预警显示水湖镇居民李某因婚恋纠纷一周内7次报警并提及极端言论,水家湖派出所民警立即上门疏导,成功化解风险。三是延伸感知触角。深化“警格+网格”融合,全县1.2万名网格员通过“警民议事厅”“合肥义警”微信工作群实时上报线索。今年8月,下塘镇青州社区网格员发现村民因宅基地排水问题爆发冲突,在群内反馈后,社区民警十分钟内到场处置,当日化解矛盾。
深化“三全”协同,全流程管控,着力闭环高效处置
建立从排查到回访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发现得了、控制得住、化解得好”。制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规范》,实现线上流转、全程留痕。截至九月份,全县通过平台录入纠纷5824起,流转处置率100%,平均办结时长缩短至3.2天。对一般纠纷,由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快速调处;对复杂疑难纠纷,启动“警调衔接”机制。2025年5月,下塘镇某重点项目工地发生合同纠纷,涉及2家公司近50万元资金,派出所通过平台推送至综治中心,联动多部门48小时内促成调解协议。同时,落实“谁办理、谁负责”回访制度,对重点纠纷实行一周、一月双回访。2025年以来共回访当事人3700余人次,纠纷反弹率降至5%以下。
聚焦“三早三全”融合,全社会参与,着力多元协同共治
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方法手段,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长丰县公安局通过实体化运行“长丰县警民联调中心”,整合公检法司及行业专家资源,打造“一站式”平台。2025年1月,双凤派出所将一起医患纠纷引导至中心,驻点法官厘清责任、心理咨询师疏导情绪,最终促成双方签署协议。此外,县局还建立了覆盖多领域的调解专家库,当事人可根据纠纷类型自主选择专家。今年9月,吴山镇村民薛某因农药厂废气致葡萄减产,与厂方共同“点单”选择农业专家,实地评估后提出公平方案,纠纷当场化解。
自“三早三全”体系运行以来,长丰县2025年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提升15%,群体性事件下降28%,群众满意度达98.7%。下一步,长丰公安将持续深化“数智赋能+机制创新+法治保障”三轮驱动,不断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长丰实践,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长丰贡献力量。(吴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