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彦君
近日,一则关于“四川武胜某医院要求患者家属献血,不献血不给手术”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视频显示,患者家属对“为何必须献血才能手术”提出疑问,医生回应称若不献血则需等待手术安排。
视频截图
10月13日,武胜县中医院相关负责人向封面新闻记者表示,医患双方在沟通中对用血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并强调医疗机构从未规定“不献血就不予用血”。
目前,经专家会诊,患者虽具备手术指征,但因心脏状况和血色素水平等基础疾病存在“相对禁忌症”,手术风险较高。专家团队决定先行治疗患者基础疾病,待身体状况改善后再评估手术时机,家属已表示理解同意。
事件还原:
理解偏差引发误解,治疗方案有序推进
据院方介绍,10月9日晚8时许,患者因摔伤导致左股骨粗隆间骨折入院。约两小时后,医生在与家属沟通治疗方案时,说明了术中需备血以保障手术安全,并告知当前血源紧张,倡导患者家属及亲朋好友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提前做好用血准备。
沟通过程中,一名家属对此表示不理解,随后将现场录制视频发布至互联网。
该负责人坦言,医生在解释用血政策时“精准度和耐心度不够完善”。而家属由于非医疗专业背景,加上对患者病情的担忧,可能因此产生了“要献了血才能用血”甚至“不献血就不能手术”的片面认知。
据武胜县卫健局10月10日官方通报表示,卫健局在事件发生后立即成立调查组。确认医生在血源紧张背景下确实倡导患者亲友参与无偿献血,但“不存在不献血不手术这一情况”。经医院后续进一步沟通解释,家属已表示理解。
关于治疗进展,因患者本身患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较高,当前治疗方案以控制基础疾病为主。院方表示,已就该方案与家属充分沟通,并获其理解与配合。
科普献血:
保障急救是底线,互助献血是倡导
针对引发关注的用血政策,该负责人作出详细说明:“临床用血政策由各地市州具体负责,医疗机构的核心职责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合规。”
据介绍,用血保障主要分为两个层面,兜底保障以及倡导互助。以广安中心血站为例,中心血站首要保障的是急诊急救患者以及孕产妇等群体的临床用血需求,这是维护生命健康的底线。
此外,在国家层面,则积极倡导和鼓励患者的亲友,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无偿献血。这既是为血库贡献一份力量,也使献血者及其亲属在未来需要时能依法享有优先用血的权利。
对于非紧急的常规手术患者,医疗机构需向血站申报用血计划。血站会在保障优先群体用血的前提下,根据血液库存和相关规定统一调配。
该负责人特别强调:“医疗机构和血站从未规定‘要献了血才能用血’,所有操作都严格遵循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及社会互助献血。武胜县卫健局表示,将持续加强献血用血政策宣传,优化医患沟通,提升医疗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