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到,近日,2025北京榜样“每周人物榜”发布九月第四周5组周榜人物。通州区焦洁(相关报道:
多年陪夫求医,力撑“破冰人”蔡磊!女律师焦洁用美、以力破生命之痛
)光荣上榜!
个人介绍
焦洁,女,1981年4月出生,北京妙言律师事务所主任。
法治温暖社区 公益践行初心
近年来,通州区创新构建了“一横五纵、多元共治”的“副中心有我”社会动员体系,全区上下以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为抓手,充分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逐步破解基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法治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通州区动员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法律明白人”下沉网格、参与基层治理,将法治理念深度融入矛盾调解,不断探索“法治赋能基层治理”新路径,为破解民生难题注入专业法治力量。
在基层法治服务的第一线,玉桥街道的居民们有这样一位“律师朋友”——玉桥街道综治中心的焦洁律师。
自2025年玉桥街道综治中心“焦洁律师工作室”成立以来,焦洁律师以法律为针、以情理为线,在错综复杂的基层矛盾中穿针引线,织就了一张张和谐之网。
同时,玉桥街道以焦洁律师工作室为抓手,将法治思维注入矛盾化解、普法宣传、机制建设等各环节,为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注入了强劲的法治动能,为通州区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出法治新路径。
焦洁帮助渐冻症爱人做康复训练。
2022年起焦洁担任社区法律顾问,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解答法律咨询。她成功调解玉桥街道各类纠纷,使高投诉量事件得到化解。她带领团队成为社区“法律智囊团”,以“法律大讲堂”“把脉问诊专项座谈”等形式提升基层法治能力。她免费为骑手讲解劳动权益,编写法律指引手册。丈夫患渐冻症多年,她为相关药物研发捐赠14万元,为社区和学校捐赠书籍。截至2024年,她审核合同528份,调解纠纷100余起,开展普法讲座40余次。
调解邻里矛盾 搭建沟通桥梁
近日,玉桥南里社区上演了一幕暖心的“寻物记”。在玉桥街道综治中心律师焦洁的耐心帮助和细致推理下,居民王阿姨“丢失”数月的贵重物品终于失而复得,一场持续数月的焦虑与不安也随之烟消云散。
事情源于今年王阿姨家中因墙面改造施工,先后有九名工人进出作业。等待工程结束后,王阿姨突然发现家中存放的珍贵物品不翼而飞。由于物品兼具经济与情感价值,王阿姨情绪深受影响,甚至一度住院,生活陷入焦虑。
在报警并联系社区居委会后,玉桥南里社区郭书记第一时间安抚王阿姨情绪,并上报至玉桥街道综治中心。综治中心迅速响应,安排社区律师介入。尽管初期建议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但郭书记始终希望尽可能找到更温和的解决方式,于是再次联系焦洁律师,寻求专业支持。
焦洁律师提前来到玉桥南里社区,与王阿姨面对面沟通。她没有急于分析法律程序,而是耐心倾听、细致询问,从施工时间、工人情况到物品存放细节,逐一梳理。在了解完整过程后,焦律师敏锐地判断:“阿姨,您的东西很可能没有被偷,只是被临时放置在不常注意的地方。”
随后,她主动提议前往王阿姨家中实地查找。在仔细查看客厅环境后,焦律师将目标锁定在双人床区域,并带头搬动床垫、床板,仔细搜寻。果然,在床底一个隐蔽的隔板缝隙中,一个绿色包裹赫然出
现——里面正是王阿姨“丢失”数月的所有物品!
“都在!全都在!”王阿姨激动得热泪盈眶,紧紧握住焦律师的手连声道谢。“这几个月我吃不好睡不好,现在终于能安心了!”焦洁律师也欣慰地表示:“能帮您找回重要的东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她还贴心提醒王阿姨及时前往公安机关撤案,避免占用警力资源。
这场因“遗忘”引发的风波,在焦洁律师的细心、专业与温暖的介入下,圆满画上句号。玉桥街道综治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发挥社区律师的专业优势,为居民提供及时、精准、有温度的法律服务。焦洁律师的这次暖心助力,不仅是基层法治服务的一个缩影,也为构建和谐社区注入了更多温情与力量。
北京青年报副中心新媒体综合整理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