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田媛
一根排水管,引发邻里冲突。襄阳市谷城县检察院依托县综治中心组建专业化“多方调解组”,通过“谷语润心”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多方位开展刑事和解工作,仅用两天时间,就让剑拔弩张的双方握手言和,实现了从“拳脚相向”到“真心和解”的转变。10月13日,承办检察官介绍了案情始末。
2025年3月12日上午,犯罪嫌疑人刘某某在其姐夫姜某家中帮忙安装外墙排水管。邻居占某某担心污水会流入自家院子,便上前阻拦。
“你这管子一装,水全往我院子里流,我怎么生活?”占某某情绪激动。
“我们装的是排水管,又不是倒污水,你讲点道理行不行?”刘某某也毫不退让。
争执中,双方情绪激动,发生了肢体冲突,刘某某将占某某绊倒,导致占某某受伤。经鉴定,占某某右侧锁骨远端线性骨折,构成轻伤二级;右侧第2肋骨骨折,构成轻微伤。
4月18日,公安机关以刘某某涉嫌故意伤害罪将该案移送谷城县检察院审查逮捕。
“下手太狠了,我都住院十几天了,他不赔偿到位,我永远也不放过他!”
“他们要那么多,我没有钱,赔不起。”
承办检察官审查后发现,双方曾因房屋地界问题发生过纠纷,此次又再次发生冲突,并就赔偿金额产生分歧,两家愈加仇视起来。
鉴于本案犯罪情节较轻,两家又是需要长期相处的邻居,如不能化解其中的矛盾,存在再次发生冲突的可能。
“这起矛盾必须化解,否则办案效果就大打折扣。”为此,4月23日,承办检察官主动与该县综治中心专职调解员联系,立即启动快速调解机制,联合承办检察官、派出所民警、社区网格员、律师等组成“多方调解组”,共同组织开展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针对占某某担心后续医疗费用、务工损失的诉求和刘某某对赔偿金额过高存在的异议,调解组根据“道歉+合理赔偿”的和解方案,一方面通过律师向看守所内的刘某某转达沟通,确认其意愿。同时,向其家属讲明刑事司法政策,争取从宽处理;另一方面,调解人员前往占某某家中,在安抚其情绪的同时,也指出其自身存在过错,需依法承担部分责任,并进行了释法说理。经过调解组的耐心工作,双方均表示出和解意愿。
调解组在社区开展调解
4月24日晚,调解组利用休息时间,将调解室“搬”到了社区办公室。在多方见证下,双方坐到了一起。
最终,经过调解,刘某某委托其姐夫一次性赔偿占某某36000元,当场赔礼道歉,并承诺排水管道问题会想办法改装,不再影响占某某家。被害人出具了谅解书,表示不再追究对方责任。
4月28日,承办检察官综合全案情节与和解结果,依法对刘某某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从初次上门到签署协议,整个过程不到48小时。在这场邻里纠纷中,检察机关通过矛盾纠纷化解多方联动工作机制,以最快速度化解了积蓄多年的矛盾。
“要不是有检察官在中间调和,我的犟劲就可能让我坐牢了,也会害得我姐夫和邻居之间长期结仇。现在想想,我当时太冲动了。”刘某某感慨道。
谷城县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耕“谷语润心”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动更多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检察官也呼吁广大群众:遇事冷静沟通,冲突理性解决,邻里之间多一分理解,社区就多一分和谐。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