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下文简称《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条例(修订草案)》进入第二次审议。
“三小”业态是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广,在方便群众生活、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自2016年实施以来,对规范该省“三小”生产经营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食品安全形势变化,现行条例在明晰责任义务、规范生产经营、严格安全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条例(修订草案)》在今年7月召开的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进行了初次审议。在充分吸纳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教科文卫专委工委的意见后,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会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保定市、石家庄市区县的部分“三小”业态及乡镇审批大厅等近20个点位走访调研,与30余位从业者深入交流,充分了解了“三小”登记备案等实际情况;召开了由京东外卖负责人及部分专家参加的座谈会;还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
“《条例(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共8章64条,主要在明确监管原则、扶持地方传统与特色食品工艺、小作坊产品目录管理、优化监管方式、规范网络经营管理等方面作出修改。”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同志说。
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经过广泛征求意见,二次审议稿强化了抽样检验管理,规定对消费者投诉举报多、消费量大、风险程度高的食品加强监管。同时,鼓励餐饮外卖对配送食品进行封签,使用环保可降解的容器包装。
传统美食承载地方记忆,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目前,二次审议稿规定应当加强对地方传统、特色食品工艺的保护,鼓励“三小”的传统、特色食品生产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
下一步,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根据本次常委会会议的审议意见,继续对《条例(修订草案)》进行打磨完善,确保修订后的条例既严守食品安全底线,又为“三小”从业者留足生存空间,保持市场末端活力,方便人民群众生活。(董良、梅晓)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