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得跑法院、找律师,好好打一番官司呢,正愁回去怎么跟村民交代,没想到在这一下午就解决了,真是太感谢张代表和付法官了。”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法院城区法庭“全国人大代表张继新调解工作室”,村书记老张喜笑颜开地说道。
近日,杭锦后旗法院受理一起涉及8个村委会1997户村民的集体借款合同纠纷,通过自主创新的“两全六融合”多元解纷机制,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张继新全程参与调解,成功化解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被告当场履行付款义务,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被告某农牧业公司向原告8个村民委员会借款,按照约定每年应当给付38万元,然因被告公司经营不善一直未给付,原告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付强考虑到案件涉及村民较多、影响范围广泛,第一时间启用“全国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邀请张继新代表参与调解,利用人大代表辖区情况熟、群众威望高的优势,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付强法官与张继新代表紧密配合,锚定案件核心争议,分层开展沟通。付强法官着重强调资金的政策属性与履约责任,援引同类失信案例,向被告阐明违约后果,逐步打消其侥幸心理;张继新代表向村民代表耐心说明企业短期经营压力,细致解读“调解+当场给付”相比诉讼程序更能快速保障集体经济回款的实际益处。最终,在付强法官与张继新代表的通力合作下,双方彻底打开心结,被告当场履行了付款义务,纠纷一次性实质化解。
调解结束后,张继新代表深有感触地说:“这个调解工作室,既是为群众维权‘开大门’,也是为我们人大代表履职‘搭梯子’,既保障了这8个村委会1997户村民的合法权益,又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法院的审判工作,以后要常用、多用”。
本案是杭锦后旗法院以“如我在诉”理念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典型代表,也是“两全六融合”多元解纷机制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动实践。
“‘两全六融合’多元解纷机制是杭锦后旗法院通过不断的实际探索总结出来的矛盾化解经验:在专业法官的指导下,做实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行业调解、群团组织六类调解优势互补、融合推进,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全覆盖’、矛盾纠纷化解‘全链条’。机制实行以来,年均化解各类纠纷800余件。同时,在全国人大代表张继新代表的大力支持下,去年杭锦后旗人民法院成立了全国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进一步借助其民意通达的优势,扩大了解纷机制影响力,群众权益保障更加坚实有力”。城区法庭庭长梅日更高娃介绍说。(来源:杭锦后旗人民法院 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