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漕河泾开发区会议中心里,随着最后一场法律咨询活动结束,徐汇区虹梅街道司法所主办的2025系列法治公益活动“午间法律门诊”,画上了圆满句号。这个夏天,20场精心筹备的法律“义诊”,成了虹梅漕开发园区白领们午休时“充电解惑”的首选——不用跑律所、不用挤时间,在公司楼下就能跟法律专家面对面。
虹梅街道地处漕河泾开发区核心区,园区内企业众多,有职工近30万人。这么大的群体,难免会遇到工作或生活上的法律困惑,但很多人没时间专门跑法律服务机构。针对这个痛点,虹梅街道司法精准施策,联合法官、公证员、律师、海关等“法治朋友圈”成员,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午间法律门诊”服务模式——利用大家的午休时间走进楼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免费咨询,把法律服务送到企业门口。
“午间法律门诊”活动
“午间法律门诊”活动覆盖园区主要楼宇,按“固定频次、巡回开展”的节奏推进。每场活动前,组织方会通过微信线上预热、楼宇海报展示,把咨询时间、地点、可解答的问题类型说清楚,方便大家提前梳理困惑、做好准备。这种“不折腾”的安排,让不少白领主动放下了午休的刷手机时间,专程来排队咨询。
门诊里“接地气”的服务内容,更让企业员工觉得十分受益。从公司里的股权纠纷、合同问题,到工作中的劳动关系疑问,再到生活里的房产纠纷、婚姻家庭矛盾,甚至是“饭店落地窗没标识导致顾客撞伤能否索赔”这类小事,只要是大家遇到的实际问题,专家们都耐心解答。
活动现场
为了让法律不那么“高冷”,活动还跳出传统宣传模式,用互动游戏拆解法律知识,现场发放《宇下说法》手册,并介绍园区里的纠纷化解渠道,让大家了解更多问题解决方式。
“这样的活动真的很方便,没想到在公司楼下就能和法律专家面对面沟通。”一位参与活动的园区员工感慨道。徐汇法院“甘棠树下”社区法官工作室的法官们则认为这种公益法律服务模式,有效打通了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专业法律资源真正惠及普通百姓。
企业白领们向专家咨询问题
虹梅街道司法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午间法律门诊”是虹梅街道构建“源头治理、智慧治理、协同治理、多元治理”治理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有效助力了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优化。街道还将针对园区企业的特定需求,开展更多专题性法律讲座和沙龙活动,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