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刚出生不久的孙子喂白酒,真的是亲奶奶吗?
9月26日,贵州卢女士在网上晒出的一张“急性酒精中毒”病历单,把网友们看傻了。
因为中毒的患者,竟是她刚满月的孩子,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孩子的亲奶奶!
随着舆论发酵,奶奶更多恶行曝光,“白酒奶”还只是冰山一角!
«——【·致命的120毫升·】——»
2025年2月17日,卢女士在上班前还在跟婆婆交代,自己特意将纯净水倒进带温显的专用水壶,反复指着壶身说“给小孩冲奶粉的时候用这个水,45 度刚刚好”。
等到婆婆收拾完灶台后,给孙子冲奶时,忘了卢女士交代的是哪个水壶。
看见有个透明水桶,她就舀了30毫升冲进奶粉,晃出 120 毫升奶液。
她哪会知道啊,那桶里压根装的就不是什么纯净水,而是她儿子喝的白酒。
辛辣的白酒被奶粉甜味盖过,她没察觉异常,看着孙子喝完奶闭眼入睡,还轻轻拍了拍襁褓。
半小时后,宝宝开始扭动身子,小脸涨得通红,喉咙里发出细碎的哼哼声。
婆婆以为是胀气,揉了揉他的肚子。
到中午12点,孩子浑身发烫,呼吸变得急促,小手攥得紧紧的。她摸了摸额头,觉得“小孩子火力旺”,抱到床上盖了两层被子。
下午1点,卢女士公公从菜地回来,见孙子满脸通红,昏迷不醒,急得是直跺脚。
“怕不是撞了邪!”公公笃定地说,转身就往邻村跑,请那专管“小儿夜惊”的神婆。
半小时后,神婆背着布包进门,在堂屋摆上供桌,四碗烧酒、三碗清茶、一斗插香的大米,火塘里煨起焦黑的鸡蛋,左右各放一块拳头大的石头“镇鬼”。
神婆蓝布蒙面,顿足鼓掌念着咒,将烧化的纸钱灰兑水往宝宝额头上抹。“过了晌午就好。” 她收了两百块钱,留下包“安神灰”便走。
可到下午3点,宝宝突然抽搐起来,四肢僵直,嘴唇紫得发黑。
婆婆慌得打翻了桌上的水杯,却还是先拨通牌友的电话:“娃抽风了,要不要紧?”
牌友骂她糊涂,催着赶紧送医,她才颤抖着摸出手机,打给了卢女士。
«——【·三天两夜的抢救·】——»
等到卢女士冲进家门时,孩子已经意识模糊,口鼻呼出的气息还带着酒气。
她抱起儿子往医院跑,可当地的小医院哪里敢收,这一家人只好又连夜转到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在医院住了3天后,孩子这才算是“脱离生命危险”,但备注栏标着“需复查脑部 CT、肝功能”。
而这次抢救花了22800元,按黔南州三级医院65%的报销比例,新农合报了14820元,自家要掏7980元。
出院当天,婆婆从口袋里摸出1000元,放在茶几上推给卢女士。“买点奶粉补补,”她避开儿媳的目光,“有医保报销还花这么多,其实不用住这么久。”
这话说的让卢女士恼火,要不是婆婆喂酒奶,还耽误看病,孩子用花这么多钱吗?
之前她多睡一会就被婆婆念叨“你们年轻人就是懒”;
每次还发现自己梳妆台上被动过的护肤品,那瓶未开封的精华液被打开用了大半。
最让她崩溃的是丈夫的态度,当她说起婆婆有些不讲道理时,丈夫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妈年纪大了,又没拿你东西。”
这次卢女士说婆婆喂孩子酒时,丈夫摔了筷子:“你就不能让着点?家里不安生都是你闹的。”
有次她还听见婆婆劝儿子“趁年轻再找一个,孙子有了不怕”,丈夫的回应是 “知道了妈,你别跟她吵”。
本来因为孩子,卢女士还能忍一忍,直到3月底的一个晚上,孩子半夜发烧哭闹,她抱着娃想找体温计,却看见婆婆在客厅翻她的包。
“看看你藏了多少钱,给娃看病总说不够。” 婆婆手里攥着她的工资卡,语气理直气壮。
卢女士冲过去抢卡,丈夫却从房间出来拉偏架:“妈就是问问,你至于吗?” 这次卢女士下定决心:离。
«——【·散了的家·】——»
4月初,她找了中介租了套一楼的小房子,趁丈夫去外地打工,连夜搬了家。
丈夫突然堵在出租屋门口,手里拎着她爱吃的酸汤鱼调料:“咱不闹了行不?妈说她以后不碰孩子了。”
卢女士没开门,隔着门板问:“那 7980 块的医药费,她觉得不该花吗?孩子要是有后遗症,你也觉得是我闹的?”
门外沉默了很久,最后传来一句“你别揪着过去不放”丈夫便走了。
她开始找律师,把录音笔里丈夫的话、婆婆的挑衅、孩子的病历、7980元的缴费单,都整理成厚厚的文件,就等开庭拿到孩子的抚养权了
这事在网上发酵后,评论区吵成了一片。
有人算过白酒的气味浓度,30毫升42度白酒足以让房间有明显酒味,“要么是老人鼻炎,要么是故意的”。
也有人晒出类似经历:“我妈偷偷给满月宝宝喂米汤,孩子拉了一周肚子。”
对卢女士来说,离婚是无奈的自保而这起育儿事故也照见了婚姻里的责任,也照见了“生娃后才懂的人心”。
你觉得婆婆是无心之失还是故意为之?老公该不该为这段破碎的婚姻背锅?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消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