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东营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东营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支队长陈永军就近期东营市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提醒广大市民应该如何做好识骗防骗,答记者问。
陈永军表示,电信网络诈骗目前仍是刑事犯罪主流形势,诈骗手法翻新快、专业化程度高,但同时电信网络诈骗也是可预防性犯罪,深入广泛的预警宣防工作能够有效压降发案趋势,以下是几类典型的诈骗手法。
网络刷单类诈骗。此类诈骗的易受骗群体有学生、宝妈、待业、搞兼职人群,本质是以“做任务赚佣金”为幌子,初期完成任务后快速小额返现建立信任,再诱导大额投入,进而骗取更多钱款。在此提醒大家,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需要警惕的是,近期,利用“约炮招嫖”“投资理财”“网络赌博”等噱头引流的方式非常热门,谎称“提供色情服务”“匹配上门服务”等,但关键环节仍是“小额返利”“以操作有误、需连刷多单等引导大额投入”,遇到需要垫付资金的网络刷单入会员或赚佣金请务必小心!近期也发现犯罪分子会在社区、银行、商超等停车场张贴“涉黄小卡片”,这都是诈骗团伙为实施诈骗的引流手段,切勿轻信扫描或点击,避免跌入诈骗陷阱。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有一定收入、资产且有投资需求的群体容易被骗,诈骗分子伪装“投资大师”“理财顾问”骗取信任,引导受害人加入群聊、下载虚假APP,通过在后台调整涨跌营造高利润假象,诱导受害人不断加大投入,骗取大额资金。此外,骗子还会冒充军人、成功人士、券商工作人员,假借网恋名义,通过感情关系获取信任,时机成熟骗子会透露掌握快速赚钱方式,诱导受害人参与投资。值得注意的是,此类骗局在转账环节出现“诱导取现”新套路,着重提示大家:以“线下交付财物可以更快注入账户”“投资账户被冻结需现金交付解冻”“线下交付财物更安全”等话术,诱导通过“ATM+柜台混合取现”“频繁ATM机取现”“多家银行混合取现”等方式取现金或购买黄金的,都是诈骗。骗子要求线下取现,以不透明包裹隐藏财物后通过跑腿、快递或网约车运送出去,目的就是为规避资金监管和侦查打击。非必要不取现,切勿相信“超高回报”、转账到个人银行账户或直接取现的投资理财项目,请选择正规投资渠道。同时,也郑重提示,凡是聊天对手标注是“‘数据专员、认证员、数据师’+名字”的都是诈骗。
冒充客服类诈骗。这类诈骗没有特定易受骗群体,凡是有社交账号,在网上有购物习惯的均可能成为被诈骗对象。现今,骗子所冒充的客服身份不局限于电商、物流平台、航空公司,支付软件、社交应用、短视频均有涉及。因前期非法窃取公民个人信息,此类诈骗分子往往能够准确说出受害人姓名、住址、消费记录等资料,大大增加了“可信度”。骗子主要是实施电话诈骗,称商品质量有问题主动提出多倍理赔、称协助取消“百万保障”服务的自动扣费,或是称航班延误协助退改签等,再引导受害人点击虚假链接或下载诈骗APP,通过提供资金验证码或屏幕共享等方式转移钱财。不要轻信要求进行资金操作的客服电话,应当通过官方渠道联系客服核实真伪,切勿点击陌生链接,更不要随意开通屏幕共享。
陈永军还表示,在宣传提示广大群众不要成为“电诈受害人”的同时,也提示广大群众不要成为“电诈工具人”。在诈骗过程中,犯罪分子还会用多种手段欺骗利用群众成为犯罪“工具”,例如以“发放扶贫款帮扶金”“参与国家项目”等为诱饵,引导群众取现和转账,来协助骗子转移涉诈资金。或是,假借现金鲜花、现金蛋糕、加油卡、商超卡、折扣充话费电费等,利用商家、消费者账户套现和洗白赃款,这会导致商家、个人的财产损失或账户被封控。此外,多关注国家反诈中心APP和96110来电,日常可在APP中了解最新防骗技巧以及使用预警提示功能,96110是全国统一的预警劝阻专线,如果接到该号码来电说明已接触诈骗信息,需重视并及时接听。如来电民警提出见面要求,说明受骗风险更高、情况更紧急,需尽快同民警见面。
在当下数字信息时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已是全民共识,东营公安呼吁广大市民朋友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和东营公安一起向身边亲友宣传各类识骗防骗知识。(大众新闻记者 李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