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畔崛起“能源明珠”:广西核电铸就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创始人
2025-10-14 12:27:39
0

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广西防城港报道

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北部湾畔的广西防城港市白龙核电项目建设现场奋战正酣。日前,海报新闻记者随生态环境部“2025年媒体核电行”走进这一国家重大能源项目基地,实地探访这座正在崛起的“能源明珠”。

攻坚克难,技术攻关的智慧与匠心

白龙核电项目1号核岛建设现场(广西核电提供)

站在深约20米的1号核岛基坑边,国家电投广西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核电”)工程处核岛施工科科长兰学文深感自豪:“从场平到核岛负挖,我们仅用不到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土石方挖运260余万方、回填130余万方的艰巨任务。”

自2024年8月19日白龙核电项目获得国家核准以来,这片土地便按下了“加速键”,攻坚的脚步从未因难题停歇,这片土地从原始地貌蜕变为规范有序的核电建设阵地。

在1号核岛建设过程中,锚索成孔困难曾是横亘在建设者面前的一道难关。据广西核电工程处核岛施工科周阳介绍,项目所在地地下水丰富,传统的预应力锚索钻孔施工面临严峻考验。为此,团队多次组织专家、设计院和施工单位进行专题研究,通过调整锚索设计角度、缩短自由段长度,并创新引入带护筒钻孔机、智能张拉设备和锚索轴力监测装置,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

9月24日上午,超强台风“桦加沙”裹挟着狂风暴雨,直扑华南沿海。位于登陆前沿的广西防城港市,严阵以待,即将迎来一场与自然力量的正面较量。

孟令川正在介绍《安全人员日常现场“十查”清单》(海报新闻记者田柳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广西核电安全质保处安全主管工程师孟令川正在执行安全检查。在他眼中,安全无小事,栏杆上捆绑的缆风绳都需要反复确认。像这样细致入微的工作流程并非台风期的特例,他向记者展示了《安全人员日常现场“十查”清单》,清晰地表明早已融入日常行为习惯的安全文化,是确保工程万无一失的硬性标准。

在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项目现场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完善,成功创建了HSE标杆示范区。广西核电还联合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成立核安全文化推进工作室,常态化开展“管理者讲案例”、核安全震撼教育月等活动,推动核安全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制度落地、全员参与和过程严控,为项目高质量建设筑牢安全防线。

核港共兴,项目建设惠及民生见实效

“建设一个项目,带动一地经济,造福一方百姓。”这不仅是口号,更是广西核电与防城港市共同践行的发展理念。

记者了解到,2022年12月,国家电投与防城港市签署《共同推进白龙核电项目建设合作协议》。目前,两批共11项民生合作事项落地见效。北部湾大道完成维修升级,35座公交站焕然一新,群众出行更便捷;按国家级标准规划建设的安置区“和美乡村”建设进展顺利,198户完成基础开挖,54户实现结构封顶;江山中路、环岛西路等基础路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人饮工程主体完工,让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白龙核电参建单位专场招聘会(广西核电提供)

在采访中,国家电投集团广西核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维民特意向记者介绍了今年7月举办的白龙核电项目参建单位专场招聘会,这场在防城港市零工市场举办的招聘会,不仅吸引了城乡劳动者、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更以400余个覆盖管理、技术、施工、后勤甚至零工散工的岗位,搭建起“项目用工”与“地方就业”的桥梁。

“这几年,公司招收的广西籍学生占比超过40%,越来越多的本地大学生愿意回到家乡的白龙核电工作。”丁维民说。

为更好地助力青年学子投身核电事业,广西核电在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积极搭建多元化的学习平台与培养通道。“2024年,广西核电、防城港市政府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签署了培养当地核电人才、支持当地经济建设的合作协议。”生产准备处培训管理科科长王大威告诉记者,由广西核电牵头,项目建设承包单位与防城港市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开设“联合培养班”,学员在完成相关学业培训后,将有机会优先入职项目建设承包单位。

从道路基建到民生工程,从专场招聘到专项培养,白龙核电项目已深深融入防城港市的发展脉络,与这座城市真正实现“核港共兴”。

让核安全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4年7月26日,历经7个月精心布展,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防城港市核电科普展厅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这一展厅集科普教育、文化交流与科技创新于一体,迅速成为市民、青少年了解白龙核电项目、感受核能魅力的热门打卡地,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观众超10万人次。

“就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核电科普展厅是家长和小朋友最喜欢的地方之一。”防城港市科技馆副馆长杨履山介绍。

2024年11月,“国和行 龙核行”公众沟通活动在防城港市举行,活动带领市民走进防城港市核电科普展厅,公众在借助XR、VR等高科技手段,开启了一场身临其境的“核能探秘之旅”。在展厅中,原本抽象的核物理知识变得触手可及。

类似这样在核电科普展厅举办的科普活动有很多,也正是通过核电科普展厅,越来越多的市民从“谈核色变”走向“知核懂核”,实现了从初步了解到科学认知、从理性认同到坚定支持的转变。这座展厅不仅是传播核能知识的窗口、防城港市的一张靓丽城市名片,更在润物无声中,架起了白龙核电与地方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白龙核电项目的故事核心在于回答了一个关键的时代课题:清洁能源如何与美好生活共赢。通过坚实的工程建设、深入的安全科普和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实践,它成功地将“核电”从一个专业词汇,转化为地方发展的新动能和群众心中的安心答案。这座正在北部湾崛起的“能源明珠”,正是国家电投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中国生态核电发展提交的一份厚重答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东调解学院成立 海报新闻记者 刘乐 报道 2025年10月13日,山东调解学院成立大会在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济南校区...
“猫咖”撸猫受伤,谁之过?新业... “免责声明”就能免责吗?当在“猫咖”等新兴消费场所发生意外,消费者如何维权,商家又该如何承担责任?这...
转包合同起纠纷!榆树法院调解至... 中新网吉林新闻10月14日电(李曼旭)近日,榆树市人民法院环城人民法庭的调解室里,一起双方都认为自己...
旬阳新郎跳河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陕西旬阳男子周某某婚礼当天跳河轻生一事,持续引发热议。10月12日,跳河...
《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 10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制度实施办法(...
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在江西玉... 央广网上饶10月14日消息(记者郇康新)近日,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第七组深入江西上饶玉山县开展明查...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启示:竞争是导... 记者 王珍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菲利普·阿吉翁(P...
且末公安:民警进驻解纠纷 服务... 近日,群众王某与李某因宅基地界限问题发生激烈争执,在民警与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化解。双方当事人从最...
中国检察机关巧用DNA检测技术... 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张素)某些烧烤店宣称“百分百纯羊肉”,但消费者多次反映肉质异常问题...